-
客家劝学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客家谚语是指在客家地区群众口头上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又称“客家俗语”。宁化客家祖地流传的谚语丰富多彩。按内容就可分为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七大类,大致有3000余条。从多方面反映了宁化客家人长期从事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的智慧与才干。这些谚语大都通俗简练、生动活泼、
-
客家民俗二月初一过大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肖文贵/文 邢保兴/图
今年我过了两次年,一次是除夕夜,一次是在二月初一与永安市小陶镇桐林村的村民一起过的。
你一定会纳闷:二月初一过年 是的,就在二月初一。
早些时候,在一次茶余
-
宁化:“客家”经济振翅腾飞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文/图
11月16日,宁化县城区小河边的工作室内,宁化谱师、木活字印刷传承人邱志强和徒弟正在雕刻一副用于工艺品配图的画像活字版。“我们成立了宁化木活字印刷作坊,专门生产木活字工艺品。世客会祭祖大典期间,我将到客家祖地石壁为世界客属乡亲表演,同时在石壁旅游纪念
-
客家高僧慈航法师的传奇人生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宁江炳
慈航于光绪乙末年(公元1895―1954年)八月初七出身于耕读世家,建宁县溪口镇艾阳村人。据建宁《艾氏族谱》载:南宋末年,元兵侵犯凉州,艾姓兄弟自甘肃天水逃难至建宁西图际定居。建宁艾氏奉艾淑南为始祖,后西图际改称艾阳村。父亲艾炳元是清末国子监生,母亲谢氏系出当地名门。艾炳元给婴
-
龙年品客家“龙”菜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允东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而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是龙的传人,他们不仅传承了龙的精神,而且还创造了有关“龙”的美味佳肴,在博大精深的客家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笔者走南闯北,品尝了不少“龙”菜,诸如湖南的“子龙脱袍”、四川的“龙眼鳝鱼”、广东的“龙虎凤大会
-
客家奇俗――过半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农历六月的酷暑里过年,没听说过吧?
在建宁县客坊乡中畲村,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民俗,每年过两个“年”。除了传统的春节外,还在农历六月十八,在酷暑里“过半年”。
客坊乡中畲村位于闽赣两省三县六乡结合部,自古是由赣入闽重要门户之一,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至今仍有古寨、
-
翠城客家美食:田鼠干
-
作者:刘才恒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来我这吃饭的客人都会点田鼠干这道菜,每天我都要炒上几斤田鼠干。”12月15日,在宁化县翠江镇江滨路的一家餐馆里,厨师王阿姨正麻利地翻炒着田鼠干。不一会,一盘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的田鼠干炒冬笋便端上餐桌。“香,真是越嚼越香,还有淡淡的酒娘香味。”细细品尝后,来自福州的客人
-
沙溪与客家经济的联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裴耀松一
福建省地图标注的沙溪,其流域在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和沙县境内。上游的九龙溪河段起始,一般所指从“燕水”而上至发源地。沙溪流域的两区一县市,历史上置县最早的为沙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设沙村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沙村县为沙县。管辖的区域涵盖当今的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
-
“客家祖地”描绘新画卷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巫瑞万 罗旺水 俞祥波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客家人巫罗俊,随父迁居建州绥城县境黄连峒(今宁化),他率民开发黄连峒,筑堡卫众,御寇拓疆,垦荒造田,伐木经商,发展经济。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宁化谋定而动,在实施“东扩南伸”发展战略中,用市场之“手”扩张县城,经营城市,形成土地聚资、项
-
客家文化力――三明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包绍亮
客家文化力指的是客家区域文化所具有的势能和效用,是凝结在客家族群中的创造活动及其产物中的客家人文力量,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体现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导航力、和合力、创新力、传播力、建构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