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学研究的新领域:客家文化产业研究
-
作者: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学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化 新领域 客家人 文化资源 产业化研究 文化内涵 风水文化
-
描述:,特别是对地域文化产业化的研究极其薄弱,客家文化产业化研究便是处于这样的状况。客家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原汉族文化与赣闽粤相交地带土著及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混化而形成的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由于其形成背景的复杂性,决定着客家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和品格的多重性。客家文化资源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客家围屋、古村落、古廊桥、古塔、古遗址等,更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客家山歌、采茶戏、口传文学、传统工艺、祖宗崇拜与民间信仰、庙会与节庆活动,等等,这些“活态文化”更能体现客家人的品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更具独特性。在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客家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是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
-
走向历史的田野:客家地区碑刻、族谱与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献 碑刻 客家地区 族谱 人类学 文书 历史学 地方文献
-
描述:散见于民间的地方历史文献,以其民间性、鲜活性已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更有学者提出以族谱、方志和金石碑刻资料为内涵的地方文献新概念.
-
文化人类学与中国客家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客家文化 客家研究 民系 族群
-
描述:与客家研究结合拥有广阔的未来。
-
“他者”的视野:国外、港澳台地区的客家研究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国外 视野 台地 中华民族 人类学 共同体 历史学
-
描述:门具有世界影响的“显学”——客家学。
-
客家与畲族关系:一个客家学研究历久弥新的命题
-
作者:陈文红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研究 畲族 客家源流 赣闽粤边区 客家人 关系研究 客家族群 客家研究 命题 融合说
-
描述: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开展畲客关系研究直接关乎客家研究的基石———客家源流问题。关于客家源流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中原南来正统说;土著说;融合说。这三种观点的产生、阐发都与畲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段里,客家族群一直徘徊于“正统”与“蛮夷”之间,为此这个族群饱受磨砺。从清代开始,客家族群开始了对“正统性”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并由此建构出客家人纯正的中原华夏贵胄后裔身份。本专栏刊载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温春香博士《谁是“畲”,谁是“客”:<逸经>之畲客问题讨论》一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三次“说客”,尤其是《逸经》所引发说客风潮的梳理分析,清晰地揭示了客家人对其族群源流和身份的追求和建构。该文同时也指出“各籍人士为了平息客家人的怒火,明显表示对‘’的贬低与贱视,此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由于另一方的缺席,后人无法倾听...
-
符号人类学视野:客家传统服饰符号的象征特色与价值
-
作者:张海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服饰 客家传统服饰 客家文化 符号
-
描述:客家传统服饰是客家族群文化中极富代表性的符号。它的特色不仅在于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更加体现在它是客家族群形成的符号标记、客家人生活及生存状态的表征、客家人自我强化人格的象征,等等。正因为如此,客家传统服饰符号在当下外来符号冲击、现代符号变迁的情景中,依旧具有巨大的启示价值和运用价值。
-
台湾客家文学中的客家婚礼仪式
-
作者:段馨君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文学 客家婚礼仪式 《寒夜》 《笠山农场》 《相亲》 《福春嫁女》
-
描述:的契约,婚礼是实行一种签约的仪式;钟理和的《笠山农场》透过小说的形式,抗议台湾早期客家庄内禁止同姓结婚的根深蒂固旧礼俗;黄娟的短篇小说《相亲》,检视女姓对于自由恋爱与相亲的挣扎,年轻一代追求婚姻自主权;台湾首出客家歌舞剧《福春嫁女》,在舞台上戏剧化地模拟实际生活,再现了客家传统礼俗及现代婚礼。
-
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变迁的人类学透视:以广东省苏家围客家乡村
-
作者:刘宇 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家围 旅游开发 人类学 心理变迁
-
描述: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开发带来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使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变迁。苏家围集浓厚的宗族文化、客家文化和优美的乡村风光于一体,从2001年开发至今,当地居民社会心理经历了欢迎与期待、热情参与、淡漠与反抗三个阶段。
-
论清代汀州的儒学与客家社会变迁:以清初王廷抡的兴学为考察重点
-
作者:黄洁琼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汀州 儒学 客家社会变迁
-
描述:明清之际,汀州地区的儒学教育屡遭兵焚而受到严重破坏,以清初王廷抡为代表的地方官员采取各种举措振兴儒学,使汀州落后的文化面貌得到改变,儒家伦理道德深入人心。这个事例说明,教育发展与儒家思想传播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客家学之家族史料与地方史料相关议题研究:以清代台湾南兴庄杨
-
作者:邱荣裕 江长青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碑刻 契约 客家研究 台湾大溪南兴庄
-
描述:追本溯源贡献心力.除了家谱之外,各种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中的记录,表现出家族人物对于地方事务的参与,以及族内外之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家谱的静态展现而言,透过老字据与碑碣文物之调查与研究,更能表现家族人物动态活动的一面.以历史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搜集、整理与分析历史文献,配合实地调查所得,展现客家家族史完整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