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花为媒游客踏青寻春 2011年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月30日,2011年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游节暨赣县樱花节开幕式在赣县客家文化城举行。图为客家民俗踩街表演。
邱日来 记者何敏 见习记者吴书梅 摄
□刘世平 记者杨怿华 特约记者
-
梅州特色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
作者:丘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特色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开发模式
-
描述:文化底蕴,这为橡州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带来了契机。近来年,梅州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初具规模等。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梅州市
-
梅州市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作者:郑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增长 客家文化 文化旅游 广东梅州
-
描述:地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r> 梅州是以客家文化为特质要素和内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赋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客家热”的发展和“中国客家文化旅游”的兴起,梅州旅游业蓬勃发展。2005年梅州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后,梅州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梅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梅州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br> 本文以梅州市为例,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回归方法,综合研究旅游业与经济增长问题。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计量方法,重点研究梅州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br> 通过以上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协整检验表明:梅州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梅州旅游业发展促进梅州经济增长,梅州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的带动作用则没那么明显。同时在加快梅州市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上,本文提出:科学规划,实施优先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整体经济规模;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增大旅游消费经济总量;扩大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挖掘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加强区域合作,着力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实现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br>
-
开栏的话—— 以“大客家”办好新“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全新改版后的“客家”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有志于在广大作者、读者的热情支持下,把她打造成品牌栏目。通过以“立足‘世界客都’,面向全球大客家”为定位的新“客家”,努力将本报打造成为世界了解客都的重要窗口、传播全球客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客属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力擦亮“世界客都”品牌。
改版后的新“
-
广东省客家商会筹建工作顺利推进 日前在梅州召开筹备工作座谈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特约记者梅新)今年9月7日,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筹备成立广东省客家商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顺利推进。10月12日下午,广东省客家商会梅州筹备工作座谈会在客天下深航国际大酒店举行,省工商联副主席李阳春,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黎建波,市委常委、秘书长彭耀新,以及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有
-
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举行500余名客家青年才俊欢聚梅州,林
-
作者:彭国华 柯鸿海 梅新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 (记者/彭国华 柯鸿海 通讯员/梅新)世界客都群英荟萃,青年才俊齐聚一堂。昨日,以“凝聚客青力量、共创幸福家园”为主旨、由省侨联和梅州市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梅州举行,来自海内外500多名客家青年才俊欢聚梅州,共促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省委常委、统战部
-
全台客家会议抢票马英九全程客家话博感情
-
作者:刘强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
(驻台记者
刘强)马英九昨天出席全台客家会议,全程以客家话致词,展现他的客语能力,并提出成立客家发展基金会等八项客家政见,全力争取客家乡亲的认同与支持。
“2011年全台客家
-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梅州开幕 汪洋许嘉璐黄华华叶克冬张铭清
-
作者:柯鸿海 张海燕 罗伟章 刘海祥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0年粤台贸易额达495.7亿美元、增长28.5%,占大陆与台湾贸易总额的1/3强
■本次论坛开幕现场签约项目74个,投资总额达1002亿元
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 张海燕通讯员/罗
-
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
-
作者:靳阳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学 北宋时期 客家文化 畲民汉化
-
描述:、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为,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与福建的交通路线对历代南迁入闽移民活动的基本方向与走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南迁入闽的北方汉人基本从闽北进入福建。闽西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扩展的边缘。直到唐宋以降,闽西山区才逐步得到开发,五代末期至北宋初年是汀州第一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两宋之际是汀州第二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交通也随之发展。九龙溪航道在唐代就已经开发利用,在唐宋时期其重要性要高于汀江。南宋绍定以前,汀江出于自然开发状态。南宋后期,汀江航道得到改善,为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奠定基础。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使汀州成为赣闽粤边区的重镇和交通枢纽,促进了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的形成。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汀州经济发展。北宋时期,矿冶业是汀州的支柱产业,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元代则处于停罢状态。南宋时期,私盐贩卖成为汀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人赖以谋生的重要产业,是后代汀赣间进行钱粮贸易的滥觞。以汀州为中心的私盐贩卖参与者成分复杂,而且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一直延续到元代。宋代汀州的集市层次非常完整,大部分集中在北部,表明宋代汀州的对外交通需求因为政治原因,依然以闽北为主。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活动中,生活在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地区的各个族群相互之间增进了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新族群。 汀州的社会矛盾激烈,冲突不断。北宋时期,汀州的社会冲突危害轻微。南宋汀州动乱由百姓与政府争利的经济冲突,演变为以推翻地方政府为目的。宋末元初,汀州抗击元军的军队多为购募,中后期义军以“复宋”为口号,汀州的动乱已经演变成为带有强烈民族反抗意识的斗争。 宋元时期汀州的文教有了较大发展。汀州的教育机构完备,理学有所发展,并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定光佛信仰圈。文教的发展促进了汀州社会风气的变化。南宋时,汀州形成了一种融贯土客的新风习,促进了客家文化形成,最终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在南宋初步形成后,与相邻而居的畲族携手合作,经历了宋末元初直至元朝末期的长期畲汉联合抗元斗争。在这个过程中,畲汉族群互相融合,主流是畲民汉化,壮大了客家民系。经过这场波澜壮阔的联合斗争的洗礼,客家人的族群性格得到很大的磨练和提升,客家民系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的高潮。
-
2011年梅州“中华文化游”暨大埔首届客家美食节启动 八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莹李锦让古礼贤特约记者黄志忠丘佳纳实习生钟家祺)昨日,2011年梅州市“中华文化游”暨大埔首届客家美食节在大埔县文化广场启动。来自海内外1000多名游客,将在2天的时间里,在大埔品各式客家风味小吃、赏地道客家民俗风情,尽享“美食文化盛宴”。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翁永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