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帝国边区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东平原为中心,1700—1890
作者:陈秋坤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区  清代  平原  聚落  帝国  土地商品化  比较视野  经济中心 
描述:一、前言 本文试图从清朝边区拓垦的比较视野,叙述清代早期土著和汉人垦佃在台湾开垦过程中,经由政府地赋政策和土地商品化,逐渐建立以家户为地权所有单位,并以村庄作为纳税单元的体制。①文中选择台南府城政治经济中心的边区——屏东平原作为论述焦点,主要原因在于边缘地区的占垦和开辟,
从梅县与高雄屏东的古文书看客家民俗的变迁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中国  客家 
描述:本文之古契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中的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契书的搜集和研究,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契书的
十九世纪台湾契约婚的财产与物权观:屏东高树刘氏客家宗族的个
作者:庄英章 赵树冈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十九世纪  个案分析  人文社会学科  宗族  客家  刘氏  物权 
描述:文化研究刺激,人类学者近来逐渐开始讨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财产概念,及其在不同文化下的多样性,除了从传统的财产关系探讨社会关系之外,也新增财产本质、价值观、权力等方面的研究。
赣南客家礼俗
作者:钟俊昆 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观念  族长  礼俗  赣南  客家人  鼓乐  应对  公用事业  收入  理事长 
描述:础就是族田收入。
从台湾右客家聚落之礼、乐活动看文庙释奠仪礼之延续、再造及
作者:柯佩怡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聚落  台湾  仪礼  文庙  乐活  会意  人的生命 
描述:周礼。
客民迁徙次说与第一徙的重要历史意义
作者:冯秀珍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意义  迁徙  客民  客家民系  中华民族  客家学  汉民族  源流考 
描述:徙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解释客家学上的一些疑团。,[第一段]
五华民间建屋“上梁”及“包跳”习俗
作者:张泉清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华  民间建屋习俗  “上梁”  “包跳”  仪式  工序 
描述:五华,乃至梅州各县民间建屋有上梁、包跳习俗。五华,特别是五华北部一带。建国前在上梁时要制作“煎”(包括曾姓人制油禄里,下同)。就五华的所谓“上梁煎包跳板”习俗而言,是由“上梁天该包跳慢”的谐音缘起而成。反映了客家人向往吉利,追求幸福的心理。
闽西客家宗教信仰之聚落祭仪调查:以宁化石壁庵坝为例
作者:李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石壁  宗教信仰  祭仪  聚落  自然村  南田  客家人 
描述:、第二组右坑里、第三组南田外、第四组南田里、第五组沙州段、第组塘坑里、第八组南山下、第九组塘甲里。
客家婚俗渊源考
作者:杨豪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婚姻礼俗  《礼记·昏义》  六礼  迎亲  彩花轿子 
描述:客家人婚姻礼俗,是循依我国周秦汉唐以来婚礼传统“五礼”嘉礼施行的。其嘉礼中所称之礼,凭《礼记·昏义》载志,是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五个环节,中间如还加上迎娶即迎亲,便为项,即“礼”。其中:
江西修水怀远人的历史研究
作者:刘经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地方志  研究 
描述:根据古进先生的《客家人》画册上的客家人次迁徙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客家人次迁徙的大方向是向南、再向南。但第五次迁徙却出现了向北回迁的现象。在这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中,有一部分客家人从广东的嘉应州、福建的汀州出发,越过武夷山脉,至江西的东南部即石城、瑞金、于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