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花朝戏
-
作者:郑紫苑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紫金县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客家地区 文化特色 艺术化 戏剧 民间小戏
-
描述:原名永安县,民国三年(1914年)为避免与福建永安县重名,被改名为紫金县。 客家人素有吃苦耐劳和崇尚文化的品格,他们在落后闭塞的山区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以客家山歌为代表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正是
-
神榜与四川客家人的祖籍记忆
-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5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记忆 祖籍 四川客家 移民文化 广东人 文化融合
-
描述: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
赣南客家围屋
-
作者:万幼楠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赣南客家 围龙屋 龙南县 土楼 坞壁 赣闽粤边 公共空间 建筑材料 厅堂
-
描述:赣南客家围屋万幼楠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三省都有代表各自地方特色的民居,即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客家民居的奇异文化景观。一、围屋概说围屋,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
-
闽南人与客家人
-
作者:汤漳平 许晶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南人 客家文化 闽南文化
-
描述: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因此,在谈到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之前,先要讲到闽南人和客家人。
-
邝氏播迁:客家先民的足迹
-
作者:陈良学
期号:第4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播迁 文化传承 客家民系 汉民族 迁徙史 家族 姓氏
-
描述:邝氏,是我国汉民族中少见的姓氏之一。邝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她却是客家家族的典型个例。考察邝氏家族的崛起和迁徙史,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客家民系形成的轨迹及其文化传承。
-
客家优良传统的根在河洛
-
作者:刘加洪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客家人 河洛文化 文化积淀 河洛地区 中原文化 黄河文明 中华文明
-
描述:河洛地区文化积淀厚重,历代名家辈出。河洛地区先民们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深受河洛文化的影响,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锻造出客家人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
-
客家『根认同』之现实价值
-
作者:李尚宁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地区 认同 语言特征 文化传承 宗族制度 开拓进取 中原地区 族谱 李姓
-
描述:自西晋以来,在闽粤赣交界地域形成了一支具有稳定族群语言特征,客属意识强烈,宗亲观念浓郁,勇于开拓进取,爱家爱国,崇文重教,尚节重义,生活习俗自成一体的汉民支系,人称客家人。客家人是在古代北方汉民族为了躲避中原战乱或灾荒,举族南下的汉族。但就是这一群汉人,
-
客家传统服饰文化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服饰文化 客家文化 日常生活 艺术活动 艺术情趣 审美特征 现实生活 历史文化
-
描述: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原态而存在;服饰也是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它处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情趣,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也不能脱离艺术而存在。客家服饰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将充分反映客家人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
-
“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
-
作者:韩振华 赵娟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生命世界 《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大会 闽西山区 大型建筑 世界遗产地 和谐相处
-
描述:在闽粤赣交界的闽西山区,有着让世界为之震撼的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它们便是客家土楼。这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2008年7月7日,第32届世界
-
略谈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
作者:罗勇
期号:第5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文化传统 耕读
-
描述:过去,在广大的客家乡村,每当风清月明之夜,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传诵着这样一首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八尺长。鲤嬷头上撑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