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
作者:刘焕云
来源:“两岸四地公民意识教育”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性(modernity)的后果,可以从现代性制度、民族国家体
-
河源将打造客家文化主题公园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龙川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刘伟东、谢全建)今年是南越王赵佗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2222年纪念年,也是河源市龙川县建县2222年。
为了今后更好地挖掘和打造赵佗文化旅游品牌,对外进一步宣传推介“富裕、人文、和谐、秀美”的新龙川,河源市委、市政府和龙川县委、县政府昨日在岭南四大古邑之一的龙川县举行
-
舞剧《大围屋》背后的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是什么?“客家”就是“客户”,是相对于当地原有的土著居民而言的,后者应该是“主户”了。“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舞剧《大围屋》就被翻译为“Hakka dance drama”。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
-
中国最大客家博物馆在梅州落成 梅州客家公园同时开园迎客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历史的驿站,灵魂的家园”——广东客家博物馆
【本报梅州4月8日讯】今天是梅州文化建设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目前广东省内第一家、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建成开馆,同时,梅州历史上最大的以客家为主题的文化工程,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占地10.88公顷的梅州客家
-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的新型居住区,一栋外圆内方的“客家围屋”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南漂新客家”,其名万汇汇楼。
这栋由万科企业集团出资兴建的“土楼”,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期,以探索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
-
赣南客家婚俗昨日重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话筒赣州公司倾情为婚庆文化节打造客家婚礼仪式表演 □实习生赖天然记者彭雪英 10月1日,在赣州首届婚庆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金话筒婚庆赣州公司表演的赣南客家婚礼仪式节目一炮打响。 书同文,语同音,行同伦,习同信,中原原乡文化与赣南本土文化长期结合,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赣南原生态客
-
目不识丁却出口成歌 擅长自编自唱客家山歌的冯乃福被乡亲们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冯乃福近照。 照片由本人提供
冯乃福今年78岁,是惠东县安墩镇杉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因自幼家贫,无缘上学,直至4年前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但是他嗓子亮,聪颖过人,年轻时耳濡目染中竟无师自通,学会了自编自唱五句板客家山歌,被乡亲们誉为“山歌王”。
从小不识字 却能自编自唱出口成歌
冯乃福19
-
岭南文化三人行·深圳客家围屋 石屎森林中 堪忧“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在岭南历来被看作一块文化飞地,与周遭浓浓的“粤”味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星罗棋布的厂房工地间,这里却隐藏着200多座传统客家民居,这些“石头的史书”书写着鹏城与岭南的文化血脉。可深圳发展的车轮越转越快,这些“活化石”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深圳现存的200多座
-
善良勤劳包容热情客家精神与圣火同辉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包容性强是惠州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方炳徐 实习生黄景华 摄
市民对圣火在惠州传递抱有极大热情。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这几天,宏斌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他在QQ群上将惠州的内蒙古老乡组织了起来,为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传递呐喊助威。
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新客家,宏斌说他对惠州的
-
同治年古婚床 龙川乡野出身 选用楠木鎏金雕刻现藏万绿湖客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张采用珍贵楠木制作并有鎏金雕刻的清代古婚床,市面估价现已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而且这张古婚床与之配套的鎏金雕刻的梳妆台、梳妆凳至今保存完整。昨日,这张雕刻精美的清代古婚床首次在河源市万绿湖客家风情馆展出。
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
据万绿湖客家风情馆馆长赖启灵介绍,该婚床是当地文物普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