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3)
期刊(159)
学位论文(82)
图书(7)
视频(6)
会议论文(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3)
期刊 (159)
学位论文 (82)
图书 (7)
视频 (6)
会议论文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237)
2013(95)
2012(88)
2011(87)
2010(64)
2009(40)
2006(10)
2004(7)
2000(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96)
客家研究辑刊(5)
歌曲(2)
南方文坛(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1)
上海调味品(1)
旅游时代(1)
闽台文化交流(1)
当代文坛(1)
客家短章(四则)
作者:丘晓玲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散文] 关于山歌 我一直奇异于歌者喉咙里是否隐藏有袖珍的乐谱,并且他们是如何在开启天籁的同时又运用了文学?这些出口成章的田间劳作的客家男女,他们的另一种隐秘的身份是热衷于即兴创作的艺术家。 鸟类这天生的歌唱家,它们婉转清丽的歌喉拒绝为冗长枯燥的语言牺牲,或者它们之间的交流语言本
走进美丽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缪德良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到梅州旅游,笔者觉得最值得旅游的是那些美丽的古村落。 在梅州,至今仍留存着许多古老的村落,据悉,经省级命名的古村落就有26个,其中国家级命名的2个,是梅县的茶山村和侨乡村。这些古村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沧桑岁月,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霜血火,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它们犹如一颗颗
“老地变后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俗语正解】 丘桂贤 墓地,客家人俗称之为“地”,客家人为先祖建造的墓多为地堂式墓,是二次葬和风水文化的产物。后土原是总司土地的神,与苍天对举,常称“皇天后土”。后来,土地神的职能逐步细分与人格化,于是便有了分管阴宅、守护墓地的后土。民间建造坟墓时,都会在每座墓侧建造一座坟包样的后土。 通常,人们扫
客家地区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打响长寿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核心提示] 长寿一直为世人所追求的梦想。蕉岭一方水土,养育了长寿人家。长寿美境、长寿食品、长寿家园,数不胜数的幸福指数让祖祖辈辈蕉岭人,在这闻名遐迩的长寿之乡“颐养天年,乐在其中。”2月21—22日,这里将举行“首届长寿文化节”,以“长寿蕉岭、大美台乡”为主题弘扬长寿文化、优化长寿品牌。
客家元帅酒获评广东酒类市场最佳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由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广东酒业大会日前落下帷幕,梅州市客家天地酒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客家元帅酒被评为2011年度广东酒类市场最佳品牌产品。 据了解,客家元帅酒选用雄蜂幼虫(蛹)、枸杞、元肉等多种药食同源的材料精制而成,是一款酒质纯正自然,口感柔绵醇厚的露酒。广东省酒协常务副秘书长廖
老梅城的记忆 客家人的宝藏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江卷》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县域动态] 本报讯袒腹晒书的李黼平、“煎无油——难脱锅”、“娶妻莫贪靓,嫁女莫贪财”……近日,随着《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梅州·梅江卷》的正式出版发行,老梅城人记忆中的一个个人物传说、民间故事,一条条歇后语、谚语,从散落的历史海洋中被重新挖掘汇聚成书,积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再次焕发光彩。 据了解,
客家萝卜粄香飘佳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森洪一家在精心制作萝卜粄。 【我见我闻】 肖舒丹 春节期间,勤劳的客家人都会自己在家制作各类美味食品,比如煎圆,炸油角,蒸红钵粄等等。今年跟往年一样,梅县程江镇周塘村大水坝李森洪一家又在忙碌着制作其最拿手的萝卜粄,记者在做客时目睹了“客家土法自制萝卜粄”的全过程,品尝后不禁感叹:乡土味胜过任何调
老梅城“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近日,乡贤梁友钟先生捐赠的“西门”门楼匾入藏中国客家博物馆。 该匾长145厘米,宽67.5厘米,12.3厘米,右侧有断裂,花岗岩质,重约600斤,正面书“西门”二字,笔力遒劲,骨肉停匀
客家美食:甜番薯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甜点教室】 陈钢文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把中原的饮食习俗随之带来。中原以面粉为主食,但在南方很难种植小麦,产量不高,因此面粉匮乏,但客家先民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没有轻易地改变,聪明的客家人利用当地盛产的粮食作替代品,进行变通制作出具有中原饮食习惯的食品,寓于对祖先的怀念和寄托。比如,在北方很
2米陶塑浮雕展现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沅声在创作大型浮雕。 ( 叶怀忠 摄) 本报讯 ( 记者陈潮华 通讯员戴桦 熊思媚)在佛山一间陶瓷厂的车间里,我市青年泥塑家刘沅声创作的10个2米多高、1.5米宽的陶塑深浮雕作品已基本完成,等待风干后进窑烧制。这些陶塑每个都有45厘米,重达一吨多,做成巨石的形状;正面浮雕造型栩栩如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