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台湾传真 台湾地区客家人口总数逾400万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台湾当局“客家委员会”获悉,该部门委托进行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的标准,台湾地区客家人口总数估计为419.7万人,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8.1%。 台湾客家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地区仍是桃竹苗、高高屏、花东等三大区域,并呈现由这些
浅解《佛说阿弥陀经》2-笑口常开居士2014年5月讲于福建长汀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长史草堂 
描述:佛法在世间系列讲座,主讲笑口常开居士,讲于2014年5月福建长汀
浅解《佛说阿弥陀经》1----笑口常开居士2014年5月讲于福建长汀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长史草堂 
描述:佛法在世间系列讲座,主讲笑口常开居士,讲于2014年5月福建长汀
宁化“客家文化”项目完成投资3.4亿元
作者:俞祥波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2月14日,宁化客家美食文化城项目施工现场,上百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宁化县今年新开工和继续建设的“客家文化”硬件设施项目有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大项目下的客家祖地祭祀主轴、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江背生态综合服务区等子项目,海西客家文化城大项目下的客家博物馆、客家美食文化城等子项目。截
平安集团向省客家商会授信400亿元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商报讯】昨日下午,广东省客家商会2012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与中国平安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签署仪式在深圳市盐田区大百汇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省各地以及福建、台湾等地的会员代表及嘉宾200余人出席大会。平安集团向广东省客家商会授信400亿元。广东省客家商会向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授予永久名誉会长称号
4+1新兴产业托起创业之都:惠州仲恺高新区创新创业纪实
作者:胡欢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新区  新兴产业  创新创业  惠州  改革开放  珠江三角洲  历史悠久  珠三角  平板显示  民主革命先驱 
描述:榜第四。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给惠州带来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同年4月,这股春潮在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的家乡涌动起来——惠州仲恺高新区成立了,并迅速成为惠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深、莞、惠
2014新北市客家义民文化节隆重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8月3日,2014 新北市客家义民文化节隆重登场,该市市长朱立伦戴上斗笠、披上毛巾、挑起扁担走上街头,带领客家乡亲参加挑担踩街活动,同时担任祭祀大典的主祭官,传承忠义精神及大爱理念。据悉,新北市有60多万客家乡亲,是全台最重要的客家城市。该市非常重视客家文化,每年都举办客家文化等相关活动,展现对客
清代台湾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
作者:江淑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教育  客家教育  台湾教育  清代台湾 
描述:,呈現在男女有別的家庭教育中,並以族譜、家訓的方式傳承,也表現在宗祠建築、敬祀韓愈與特重敬惜字紙等的文教祭祀活動中,並產生公嘗、六堆科舉會等家族性、地域性的教育支援系統。
二、教育實況以私塾為教育主力:儒學中,粵籍生員的名額,主要分配在府儒學中,且閩籍較為有利,粵籍則相對不利。清代臺灣的書院中,與客家族群的教育較有關係的為明志書院和英才書院。社學部分,只舉吳子光所主持之文英社為例。義學,則以恆春縣義學為例,教育成效有限。私塾學生數最多,多為民間自行籌設,以「向陽書院」與劉氏家塾為例。客語編成的啟蒙教材,反映出客家族群的文化傳統與男女有別的家庭教育內容,舉《四言雜字》與《七言雜字》為例。
三、教育成果受科舉名額分配所左右:粵籍客家舉人共35位,若加入閩籍客家人則最多可增至56人,整體而言,客家保障名額發揮功效,中舉時間集中於晚清,粵籍武舉人偏少。至於客籍進士可考者共5人,佔全省進士比率12.85%,客家舉人則佔全省舉人比率最少為10.45%,最多為20.1%。而進士、舉人的主要事功為任官及地方公益。
四、教育能促進社會流動,以客家人對教育的重視及鄉人對識字者或具科舉功名者的禮遇可知,教育使個人有較好的謀生機會,但身為較高功名的進士與舉人者的社會流動,則不如預期。反而具功名者對其子弟教育的重視,加上容易與地方縉紳之家交遊或結親等附加價值,有助於家族地位的維持與提升。
總之,客家人重視教育的傳統,由原鄉延續至臺灣,在蓽路藍縷、創業有成之後,經由正式及非正式的教育、個人與家族的共同努力,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顯然這些努力確實收到一定的效果。
苏区教育与区域社会:以闽西苏区为例(1928—1934)
作者:袁年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产主义教育  客家文化  革命教育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所以,土地革命时期发生在闽西地区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活动,其实质就是它所承载的外来文化与闽西传统文化之间互相冲撞与互相融合的过程。 闽西地区是客家人的发源地和聚居地,客家先民在长期辗转、耕植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在1928—1934年间的闽西苏区教育,作为一项革命内容,它抛弃了传统客家文化的教育模式以及五四运动后教育知识分子的气息,在古老的闽西大地上,仿照苏俄的教育模式,全面实施共产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展开大规模的共产主义教育的革命活动。其间,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苏区教育面临着两种文化类型的冲撞与融合:一是它本身所承载的以阶级斗争观为核心、服务于当时革命战争需要的共产主义文化;另一是以儒家思想、宗族观念为核心的传统客家文化。这两者属于两种完全不同质的文化类型。对于古老的闽西社会而言,前者纯粹属于天外来物。 在土地革命前期,闽西苏区教育由于严重地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理的约束作用,在过于依赖政权的同时也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规律与意义,所以从一开始起苏区教育便陷入了被动的局面里,各项教育工作举步艰难。同时,教育工作的困境也给当时的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闽西苏区教育所遭到的最为明显的挫折是从它的“强迫教育”开始的。早在1930年,闽西苏维埃政府就确立了“强迫教育”的方针政策,然而,“结果事与愿违,越强迫群众越反感,反而入学人数减少,使普及教育工作遭受挫折。”其实,当时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仅是苏区教育矛盾中的冰山一角,社会意识形态的全面改造在前期的教育工作更是困难重重。1928至1931年间的闽西苏区的教育,在两种文化的激烈交锋中处于低迷的状态。探究其因,关键在于忽视了教育所面对的文化现实;同时对于政权的过于依赖,无疑也会造成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在反向认同的过程中,闽西苏区教育首次面对了当时的文化现实,注意到了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紧密联系实际”等特点,在具体的各项工作中利用和改造了一些传统的文化因子,进一步强化了共产主义的文化理念,科学、有效地引导了人们文化心理的转型,闽西苏区教育进入了迅速的时期。这一切为社会的整体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期的过程中,苏区教育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充分地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利用山歌、三字经、四字经等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深化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闽西客家人的“勤劳”、“勇敢”、“崇尚忠义”、“团结进取”等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改造与利用,并融入了苏区文化的特质当中。在此基础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得到了长足进展,封闭的客家山民开始用自己朴素的思维和语言接受了“共产主义”这位天外来客。 苏区教育作为无产阶级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一旦融入闽西社会的传统文化之中,便承担起了深化和改造文化心理的社会责任。尽管苏区的教育一直在土地与政权的庇护下展开进行的,但是它在与传统文化的互相冲撞中,经历过了自我磨合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现实文化土壤的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形成与成熟,进一步巩固了苏区文化的主流地位,并对当时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尽管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以后,由这场革命主导的苏区社会却永远无法回到以往的历史轨道上了。阶级意识的纵向冲击,国家、民主等意识观念的无限延伸,这种种的一切,愈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示着这场教育革命的一些顽强性的结构特征。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笔者从苏区教育与区域文化、苏区教育与苏维埃政权以及苏区教育与革命战争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的内在互动规律,重点探讨了教育与社会的矛盾以及教育在矛盾的旋涡中的种种行为,总结出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对当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所启示和借鉴。
[2004-12-27] 天下客家明秋相會在蓉城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2年9月,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世界客屬第17屆懇親大會上,四川省取得了2005年世界客屬第20屆懇親大會在四川成都市召開的舉辦權。在江西贛州世客會閉幕式上,成都市政府宣佈,以「天下客家、西部情緣」為主題的第20屆世客會將於明年10月在四川成都舉行。 記者從四川省客家海外聯誼會獲悉,定於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