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67)
期刊(1391)
学位论文(867)
会议论文(80)
图书(36)
视频(2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67)
期刊 (1391)
学位论文 (867)
会议论文 (80)
图书 (36)
视频 (28)
按年份分组
2015(28)
2014(1918)
2013(475)
2012(493)
2011(451)
2010(397)
2009(231)
2007(143)
2006(69)
2004(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906)
嘉应学院学报(36)
大众文艺(10)
客家文博(9)
神州民俗(4)
声屏世界(3)
江西食品工业(2)
企业经济(南昌)(1)
台湾学志(1)
艺苑(1)
公私夥伴关系之研究:以2011-2012年新北市客家义民文
作者:朱惠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私夥伴关系  新北市客家义民文化嘉年华活动  客家社团 
描述:模式發展。就成員重疊而言,在「2011-2012年新北市客家義民文化嘉年華活動」的公私部門夥伴關係朝向協合型的夥伴關係型態。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公部門)與客家社團(私部門)建立夥伴關係的成功要素分
客家饮食传承与族群认同
作者:黄鉯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饮食  族群认同  族群边界  传承 
描述:生活中如何被傳承?及探討其中產生的族群邊界與族群認 同。 研究結果發現,客家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承,它隨著權力的崩解、別的角色轉變,而出現危機,但是透過客委會跟飲食消費的結果,客家菜卻變成一個新的符
客家庄婚姻圈的流动-以日治时期万峦乡成德村为例
作者:蔚乙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圈  日治时期  万峦乡  成德村 
描述:動?這是我們要討論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方法有蒐集文獻資料、抄錄日治時期的戶籍舊簿,針對 有疑義的地方做田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成德村的客家人,婚配對象的 地域以同庄居多,鄰庄和本地次之
聚落祭祀与礼生-以杉林区莿仔寮祭祀活动为观察中心
作者:林贵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聚落  祭祀  礼生  三献礼  祭祀圈 
描述: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四、莿仔寮庄與鄰近莿桐坑庄、板產庄的祈福、還福遶境範圍重疊。形成由不同地域組織的人群各自舉辦相同祭祀活動(祈福、還福),是超村落卻又信奉同一神明(伯公)的祭祀活動,顯示該聚落居民
食物的文化經濟與農鄉發展: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
作者:賴守誠  期号:第24期 来源:農業推廣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食物  文化經濟  農鄉發展  慢食運動  客家飲食運動 
描述:的快速化、標準化的食物生產活動,但在支持生態農業政治的同時,慢食運動也提醒不可忽視來自飲食消費所得到的具物質的社會與美學歡愉。藉著飲食活動背後的複雜社會與文化關係的關注與分析,食物的文化經濟學可以幫
社区族群文化发展之探讨—以世客文化艺术团至社区演出後之影响
作者:林招吟 吴川铃  期号:第41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客家族群文化  世客文化艺术团 
描述:區與居民間之和諧。本研究以質研究方法進行,透過田野調查、蒐集相關文獻、口述訪談等做探討,增進對社區族群文化發展的過程。研究者選擇屏東客家人居多,亦是客家集中地內埔鄉,對經常性有演出的業餘團隊,藝術
梅州兴宁:打造千年客邑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力量参与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公众投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人翁责任感,鼓励民众个人和社会团体对可持续发展决策管理提供建设意见和监督批评。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信息公布制度和人民群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何谓「公共领域」:从桃园东势地域社会史与社群组织谈公共概念
作者:黄教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东势建安宫  地方菁英  社群  宗族 
描述:民眾信奉。透過業主權、古契約文書、廟史與族譜相關史料追查,可見東勢建安宮與漳州勢力、漳州籍地方菁英有莫大關係。但經過衍生、轉喻過程,開漳聖王在粵籍族群民眾的認知中,則是一種因應需求而生的在地化神祇-三王公-不具特定族群分類意識的神祇,因此在省籍分類械鬥後仍能得粵籍族群信奉。除了神格的變化,各領域地方菁英的支持更是使東勢建安宮成為公共領域的重要原因。在組織結構上,不論在戰前或戰後都由地方菁英-在國家機構、民間社會組織與私人領域-任職或具有聲望者所組成,在結構上反應了東勢的多元權力體系。這種結構日後也成為評價其他社群的依據。與其他社群相較,東勢建安宮盡可能的包融社會各領域地方菁英,為東勢最龐大與最理想的公共領域 。 此認知透過民眾評論宋屋義民廟與東勢庄文化協會的過程得到驗證。宋屋義民廟同為輪庄廟、公共性活動也與東勢建安宮相似。但宋屋義民廟基於建廟時的歷史因素,時至今日仍由宋氏一脈掌管,因此在公共論述之餘仍存在私人廟宇的論述,差別即在於廟宇組織包融地方菁英程度上的差異。同樣情況發生在東勢庄文化協會上,民眾普遍認為東勢庄文化協會包融的地方菁英過於單一、其操作的議題、組織結構與其他面相都與T派下過於緊密,不符合民眾所認知的公共領域結構,因此被認為是私人領域組織。但東勢庄文化協會今日的局面並非自願選擇之結果,乃因社造熱消退、民眾長期消極參與,東勢庄文化協會也僅能日益依賴所能掌握的資源-包含人力在內的T派下軟硬體資源-原因所致。民眾會以宗族思考宋屋義民廟與東勢庄文化協會公共領域資格,顯然與宗族意識有關。即便台灣漢人社會宗族組織不發達,但仍存在宗族意識,宗族意識仍是人際網絡重要基石之一。關鍵字 :公共領域、東勢建安宮、地方菁英、社群、宗族
在变与不变之间:客籍作家吴浊流的国族认同
作者:罗致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浊流  国族认同  客籍作家  黑人化心理学 
描述:研究法的方式,來探究吳濁流的國族認同,並將吳濁流劃分為七個生命階段:(1). 童年時期(1900-1910);(2). 求學時期(1910-1920);(3). 任教時期(1920-1940);(4
苗栗公馆泥坡子陈立富家族在台的拓垦与发展
作者:陈嬿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泥坡子  陈立富家族  客家  尝会  土地申告书 
描述:漏部分,並佐以現有的文史資料如清代時期《淡新檔案》或古文書,以及日治時期整理的《土地申告書》等官方資料,來證實家族歷史的真實。盼能以家族史的研究結合地方開拓歷程,對於臺灣史發展能有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