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研究中的“惠州形态”问题——兼答钟毅平文章之商榷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拜读钟毅平文章(见9月11日《惠州日报》《围屋是客家文化解释性符号》,以下简称“钟文”)很受启发,钟文对《惠州日报》8月23日本人所撰《围屋通过祖祠血缘保护家族:从客家文化“围屋性”看客家人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杨文”)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是惠州近期客家文化研究中的“佳果”,“自备一家之说
-
台湾传真 客家团体与大陆交流 高雄最高补助10万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北消息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为鼓励高雄市客家团体赴大陆或邀请大陆团体到高雄交流,提供最高新台币10万元补助,但近3年来只有世界客属总会赴广州申请1件,市府欢迎客家团体多多利用。
高市府客
-
赣南客家舞蹈中“单袖筒”的形态与文化传承研究
-
作者:胡蜀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采茶舞蹈 单袖筒 形态 文化 传承
-
描述:”对人物情感的表述、锣鼓伴奏对“单袖筒”表演的影响、“单袖筒”与中国古典舞中“双水袖”之异同、“单袖筒”与“矮子步”和“扇子花”的关系六个方面的研究,挖掘出蕴藏在这一表演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宗教、文化意蕴
-
“新媒体与客家文化传承”研讨会在深举行新媒体传播客家文化要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媒体与客家文化传承”研讨会24日在深举行。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华生 文/图)12月24日下午,第六届深圳“客家文化节”之“新媒体与客家文化传承”研讨会在深圳观澜山水
-
国家、地方与宗教:客家青年世代的族群认同建构
-
作者:钟效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认同 族群边界 族群性 世代差异
-
描述:對「認同」(identity)進行更細緻的討論出發,探討在這個概念並運用在族群範疇的脈絡下,解釋台灣客家青年世代如何在這個身份建制化以及語言流失的矛盾情境中建立客家認同。筆者針對三個客家相關團體:客家鄉鎮中的客家後生會、都市中的義民廟祭祀組織,以及政府所開辦的客語班,並以隨機滾雪球方式所接觸的受訪者跟上面三者比較,進行深度訪談,分析不同社會脈絡下客家青年關於客家認同的自我敘事。研究結果發現,客家血緣是四個脈絡中受訪者共同界定客家身分的判準,但對於客家文化內涵的界定則隨脈絡不同而有相當不同的認知。客家鄉鎮後生會成員普遍將客家認同連結到地方認同,都市中義民廟祭祀圈受訪者則著重在信仰的靈驗以及對廟宇的認同感,客語班參予者則直接投射出客家身分建制化後的官方論述。隨機的受訪者則明顯分歧,許多人甚至將將客家視為不具特殊意義的身分。本研究指出,作為辨認族群身分的方法,儘管血緣卻仍是各個脈絡下認同建構的基礎。換言之,社會脈絡深刻地影響了認同的內涵,導致了迥然不同對族群身分的認知方式與實踐。我們指出,這個案例顯示出即使相似的族群性認知,也可能蘊含了具有不同特定的認知。這個結果對理解台灣族群現象具有重大的理論意涵。
-
台湾客家家具与文化之研究
-
作者:廖语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家具 客家文化 形式 装饰语汇
-
描述:基礎。其研究結果可知:1.台灣客家文化之內涵:人文精神、風俗習慣、信仰習慣、音樂特色、語言特色等五面向。2.客家家具形式與裝飾方面:(1)坐具類:矩形為主,裝飾分佈於牙條與靠背板,裝飾語彙以植物類為
-
客家人的三餐与点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肖绍彬
生存条件较优越的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已被主人“广府”、“学老”占据,后来的客家人只能选择在边、荒、寒的丘陵山地定居。他们劳动量大,多出汗多吃盐决定了饮食的咸,消耗热量多须补充脂肪决定了肥,烧即趁热吃,吃后身体温暖得快,这是寒之使然,这就是客家人饮食咸、烧、肥的三大特点。
客家人由于受条件
-
为客家历史文化鼓与呼
-
作者:黄玲敏 明山子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客家历史文化鼓与呼
-
台湾客家饮食变迁的文化离散与融和
-
作者:范增平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在台湾的客家人大多数为明末清初,第五次大迁徙以后的二百多年间,从广东、福建、四川、广西及湖南等
-
地域、历史与文化认同:满族经验
-
作者:关凯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现代性为中心的历史观,或可如列维-斯特劳斯(2006:69-80)所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