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维系客家移民新生代的情感纽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志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
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客家华侨的回归故里,投资创业,必然带来在居住国形成的海外客家文化,这是一种融入了客家华侨居住国文化元素的新客家文化。它伴随客家华侨的资金和技术向祖籍国的流动,必然对祖籍国的客家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促使祖籍国客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移民与其新
-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
免费培训“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罗旺水
12月13日,位于三明工贸学校的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宁化客家小吃第68期培训班的64位学员被分成6个小组,参加宁化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小吃办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
滑嫩可口的兜汤,脆香的松丸子,松软的黄粿……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品尝
-
一次探亲游她全家迁来惠州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邻里和谐乐融融。《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在惠州,有一句话深入人心,男女老少能脱口而出: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话,正是惠州包容四海精神的体现。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之美,让连续2次被评为 “全国文明城市”的惠州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者。他
-
六百年客家民居“大观园”
-
作者:袁丁 范琛 甘超强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司前村。高笑 摄
蜿蜒曲折的忠信河,从河源市连平县境内的忠信镇缓缓流过,向南汇入韩江支流船塘河。在忠信河下游,有一处客家人聚族居住的小村落——司前村。历经六百年风雨,司前村仍保留着完整的明代客家古围寨和祠堂,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忠信花灯就发源于此,并传承至今。
全村人合族
-
雷锋传人人称活雷锋自称普通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还会多种乐器,是老年大学艺术团骨干成员。“我的头发长得越来越好了,或许是心态好,业余生活开心的缘故吧
-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
-
广宁群山深坳中客家大屋人未识
-
作者:蔡贤丽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宝锭山竹园。
小村庄里生活气息浓郁。
福安里古屋。
在行走中,我们不是看秀丽山川,便是欣赏各地的人文景观,古建筑是后者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广东一带山脉纵横,自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特色古村落,如珍珠遗落在山梁沟壑,古朴天成。肇庆广宁县的群山深坳里,就隐藏了十几座客家大屋,但其中仅一座
-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
-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