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894)
报纸(2870)
学位论文(695)
图书(637)
会议论文(193)
视频(131)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894)
报纸 (2870)
学位论文 (695)
图书 (637)
会议论文 (193)
视频 (131)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33)
2014(4804)
2013(625)
2012(659)
2011(638)
2009(289)
2007(175)
2006(92)
2004(58)
2003(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0)
闽西日报(381)
客家研究辑刊(317)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66)
农业考古(46)
嘉应大学学报(38)
学术研究(21)
源流(1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贵州文史丛刊(2)
论述客家“三山国王”民间信仰之变迁——以台湾宜兰地区为例
作者:邱荣裕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噶玛兰  隘寮  王爷公  土著化 
描述:宜兰地区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嘉庆年间再次由官府配合民间开发的典型案例,由于资料完整,历史发展目前社会环境变异不大,且田野调查便利等研究条件具备,因此作为本论文研究客家族群民间三山国王信仰变迁王爷公的时空区域,企图藉明显的历史发展说明客家文化中民间信仰变迁的土著化过程。
台湾客家文学中的客家婚礼仪式
作者:段馨君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文学  客家婚礼仪式  《寒夜》  《笠山农场》  《相亲》  《福春嫁女》 
描述:的契约,婚礼是实行一种签约的仪式;钟理和的《笠山农场》透过小说的形式,抗议台湾早期客家庄内禁止同姓结婚的根深蒂固旧礼俗;黄娟的短篇小说《相亲》,检视女姓对于自由恋爱相亲的挣扎,年轻一代追求婚姻自主权;台湾首出客家歌舞剧《福春嫁女》,在舞台上戏剧化地模拟实际生活,再现了客家传统礼俗及现代婚礼。
客家民俗文化的摄影艺术表现
作者:赖小明 谢宁宁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摄影艺术  客家  民俗文化  艺术表现  题材 
描述: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这给摄影人提供了拍之不尽的民俗题材。分析客家民俗题材的拍摄特点表现规律,可以诠释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系统收集并整理客家民俗摄影的图片文献资料,建立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像数据库,对于全面了解客家人文历史、居民生存状态及社会现实情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清代赣南客家庙会市场的地域特征分析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赣南  客家文化  庙会市场  地域特征 
描述:客家文化背景下的清代赣南庙会市场发展,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了历代,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在农村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文化网络,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和文娱功能。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即整合性、地域性、不均衡性、神圣性凡俗性,反映了清代赣南民间社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农村市场的内在逻辑。
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传统模仿发展战略透析——以
作者:曾光敏 王院成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本地再现式”  民俗文化  主题公园  传统模仿发展战略 
描述: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本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探讨其传统"模仿"发展战略的后果及其原因。
清中后期赣南地区“浮口”问题研究
作者:黄南峰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浮口”  生态环境  社会变革 
描述:清代中后期,赣南地区经历了由人口亡徙、田园荒芜到人口渐趋过剩的变化过程。清中后期赣南地区出现的"浮口"问题是清朝前期社会变革的结果,是政府的"作为""难作为"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浮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赣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也给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客家民居聚落环境意义之探析
作者:胡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聚落  环境意义  序列化  区域化  符号化 
描述:客家民居聚落是客家人对自身生存、生活环境进行精密思索创造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聚落环境被逐渐赋予关于自然、文化社会的深远意义,成为客家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本文试从建成环境意义的角度出发,就客家民居聚落空间图式的系列形成过程探析客家民居聚落环境的意义及其启示。
江西赣南客家食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作者:曹利民 徐华 席世丽  期号:第3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  食用植物  赣南客家 
描述: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赣南地区客家居民食用植物种类、食用方法及植物崇拜和信仰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共记录了赣南客家食用植物57种(属于31科),其中栽培的32种,野生的有25种,并对赣南一些蔬菜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
作者:刘金荣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大余县  客家方言  音系  舌尖中  韵母  古入声字  自成音节  历史趋势  普通话 
描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摘要)大余是地处江西西南角的一个山城小县,历史上是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县志上记载的几次移民“客家”形成的历史相吻合,研究客家史及客家方言的专家均把大余列为纯客家住地。大余县城客家话音系有十九个声母(含零声母),没有翘舌音声母,舌...
从族群意识到文化资源:客家文化建构历程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柴可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族群意识  文化形象  客家社会 
描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商业投资、联谊交流、学术研究等社会行动,"客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和一种文化资本,在大陆客家地区逐渐形成共识,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过程20世纪初期出现的客家研究热潮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建构背景和建构方式,但是二者所具有的建构逻辑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