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旋天地.客家博物館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非「主」即「客」。「客家佔地主」?客家人老遠從中原南下遷徙到四川、福建、廣東等地,再從廣東、福建遠赴南洋乃至全球。有人形容「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世事多艱的客家先民,他們世代相傳培養刻苦耐勞、崇文重教、開拓進取的特性精神,「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客家精神的寫照。正因為客家先民的努力拚搏,每到一處地
-
永定客家土楼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连日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闽西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和香港凤凰网等100多家新闻媒体纷纷采取不同形式、不同侧面报道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永定客家土楼风采和 客家文化内涵。据初步统计,
-
石岩“客家山歌王”成“非遗”传承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颜家梁 通讯员 胡蓉 陈春火)近日,石岩客家山歌王、深圳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池官华老人来到石岩街道办事处,乐呵呵地从市、区文化局有关部门领导手中接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据了解,池官华老人今年已经68岁了,他世代生
-
訪客家古邑 遊萬綠河源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 于濱
2008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首場分會場新聞發佈會日前在廣州舉行,河源市市長劉小華在會上稱,2008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河源分會場之第二屆廣東自駕旅遊節、第五屆
-
我市举行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
-
作者:林阿玲 吴祯德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在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际,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于9日至11日在龙岩举行。昨日下午,我市在闽西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张斯良在会上介绍了“两节”的活动安排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n bsp;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
-
“客家山歌王”成“非遗”传承人 石岩会唱石岩客家山歌的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刘荣 通讯员 胡蓉 陈春火)近日,宝安区石岩客家山歌王、深圳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池官华老人,拿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证书,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据悉,石岩会唱石岩客家山歌的人,年纪最小的也已经66岁,保护和传承“石岩客家
-
客家义民祭 千人挑担奉饭 马英九全程客语致词 老外也来“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义民祭典上,客家人挑着担子,内装寿桃、水果、粉丝等五花八门的供品。中央社
【本报综合报道】11日、12日,台北“国父纪念馆”北侧原松山烟厂旧址的场地上热闹非凡,台北客家狂欢节——2008台北客家义民嘉年华活动,成为这个周末的亮点。
台北“中时电子报”报道,为了展现客家人的传统精神,
-
余秋雨莅岩演讲 演讲的题目是《客家文化在中国文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上午,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在龙岩闽西宾馆开展专题讲座,演讲的题目是《客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省相关部门负责人、海内外嘉宾、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套班子在家领导以及全体成员、龙岩部分专家学者等聆听了讲座。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杜乔元主持讲座,对余秋雨教授在
-
正月摆“添丁酒”一天天逼近,望着破败的荣槐楼,守楼人满腔无
-
作者:鲁钇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朝客家围屋的稀有典范荣槐楼,应该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在上月的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温良如是建议。
“荣槐楼真的该修了!”谈起这件事情时,小雨打在守楼人温新源脸上,仿佛泪水。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荣槐楼,位于五华县三源村,占地8000平方米,迄今已存在450年。它是一个半圆形的客家围
-
客家祠堂淌古韵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腾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一个村庄的,如龙南桃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