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农耕礼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文娟
客家农耕礼俗起源甚早,它形成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它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理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勤劳、善良、虔诚、朴实的民风民俗。随着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客家地区形成了以下各种形式的农耕文化礼俗。
打禾秧礼俗
在客家农村,每年清明前就会进行早
-
房梁·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梁”是客家民居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上梁”,是客家建房最隆重的仪式。
家里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层楼砌好时,父亲把大大的红花缠在粗大的梁上,壮实的乡亲喊着号子,把梁高高地架了上去
-
客家传统服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邹春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理事、赣州市客家联谊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客家文化和区域社会史研究,已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以及江西省社科规
-
台湾,我们来了
-
作者:李向娟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驻台记者李向娟)七月流火,红衫映朝阳。昨日,参加2013“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的100名大陆青年,身着火红的“七夕牵手会”文化衫,飞抵台湾桃园机场。从这里,他们开启了“客家宝岛欢乐行”。
“你有什么愿望?”“希望在宝岛找到一个‘牵手’呗。”
9时30分,来自龙岩客家(县)市,以及厦门、漳
-
清溪水永远在她心中流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沈义像
文革期间两地分居的曾三、沈义书札4件
【人物】
朱紫球
提要:韩江有一条最大的分支河流叫产溪河,从韩江西边溯河而上,不足5公里,便到了丰顺县黄金镇。这方水土,孕育了两位不简单的客家女性,一位是李坚真,另一位就是沈义。
2013年,是革命前辈沈义大姐诞辰100周年。最近,笔者以严谨、认真
-
主场未能晋级,球迷不离不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主队球迷呐喊助威
梅县队庆祝进球。(钟小丰摄)
昨日下午三时,记者来到曾宪梓体育场时,已有3000名球迷陆续进场观战梅县客家足球队对青岛鲲鹏队的足协杯首战,比赛开始后,依然有不少球迷陆续进场。从参与维持赛场秩序的民警那里了解到,本场比赛入场球迷约有5000人。而足球名宿容志行、前国脚马明宇也来到
-
台湾,我们来了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七月流火,红衫映朝阳。9日,参加2013“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的100名大陆青年,身着火红的“七夕牵手会”文化衫,飞抵台湾桃园机场。从这里,他们开启了“客家宝岛欢乐行”。
“你有什么
-
客家人的风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市红旗二校五(5)班 曾姝瑜
朋友,当你们乘坐K2公交车时,就会很有亲切感,因为每当车子经过一站时,就可以听到三种语言的提示语,第一种是建议推广的普通话,第二种是世界通用的英文,最后一种就是亲切的客家话了。假如你是客家人,听到自己家乡的语言,你一定会觉得有种家的温暖在你身边。
一千多年前,
-
客家兜汤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 朱裕森
兜汤,是闽西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小食或点心。
“兜”,是客家语端的意思,也就是说,是一种端在手上随意吃的一种小吃。旧时的兜汤不登大雅之堂,是街头巷尾的一种小吃,卖兜汤的人挑着担子沿街走,吃兜汤的人沿街吃,不分贵贱和贫富,有人要吃就叫停,打上一碗,等你吃完又挑走了。冬日卖
-
客家娘酒进补正当时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优质食活
文/记者吴婉虹
实习生杨宇鸥
广东人向来注重遵循时令以食进补,进入二月,细雨纷纷的立春时节带来了湿冷阴沉的气息,此时选择具有驱风祛湿、行气活血之功效的客家娘酒来煲汤进饮,可谓“对症下药”。
客家娘酒用蒸熟的糯米掺以酒醅发酵而成,又称客家米酒。在过去,客家娘酒是客家妇女生产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