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五 于都“茶篮灯”:独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慧 段观连 记者钟蕾
“十二月倒茶过大江,脚踏船头忙忙走。脚踏船头走忙忙,买了细茶转家乡。十一月倒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做官转,妹在家中等郎归……”随着一阵甜美嘹亮的歌声,七八个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的男女踏着轻快的步伐翩翩舞起。轻松灵动的舞步,伴着二胡、唢呐、锣
-
用镜头和图片记录宣传赣南苏区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5月5日,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在采风创作。
5月5日,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苏区群众送红军情景再现。
○曾美昌 记者钟瑜 刘念海 喻晓佩 刘航 文/图
5月5日,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大展“苏区印象”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瑞金沙洲坝革
-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客家山歌也是中国民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阎维文在阴那山前留影。(高讯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一首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小白杨》让大家想起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许许多多的观众。23日至24日,阎维文带队来梅
-
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
-
作者:杨星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归善 客家 围屋 建筑史
-
描述:研究成果丰富岭南地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客家建筑研究体系的完善,同时为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首先,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梳理了归善客家历史源流及清代归善客家
-
客家土地崇拜研究:以北海市公馆、白沙和闸口三客乡为中心
-
作者:张先爵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海 土地崇拜 做社 游神 民间信仰
-
描述:例,从民间的佛道教、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方面阐述该地域存在着多神信仰的现象。第四章开始回归本文中心主题,具体考察北海地区客乡的土地崇拜及其相关信仰习俗的情况与发展现状,从历史脉络概括性梳理了土地崇拜
-
赣南古村落客家风水营造中的现代规划理念研究:以瑞金密溪村为例
-
作者:徐小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风水 城乡规划 和谐统一 客家文化 赣南古村落
-
描述:、理想居住模式、客观环境的选址原则、朝向原则等等;同时也沿袭了客家民系独有的文化特点,以及客家地区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客家风水成为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风水而又具有客家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客家
-
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赣南教
-
作者:杨艳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采茶健身操 采茶戏 健身操 创编 锻炼效果
-
描述:民俗文化是一个学术焦点,在地域性的传统模式下发展,既不利于此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功能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也非常有限。高校体育将健身操纳入教学内容以来,很快获得了大学生们的认可和喜爱。但其内容形式的单调又影响
-
晚清民国潮汕地区基督宗教女性研究
-
作者:蔡香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潮汕地区 新教 天主教 女性
-
描述:会在潮汕地区的地域分布。 第三章探讨1860-1949年这几个新教和天主教传教会在当地开办的妇女事业,主要选取了“小女学”、“老妇学”和孤儿院这三种教育事业。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教会书籍的出版,例如潮州方言
-
义民爷的神格多样性:以苗栗市义民庙为例
-
作者:刘忆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爷 义民爷信仰 苗栗 神格
-
描述:神無異,但相較於苗栗地區的民眾卻認為義民爺是鬼,即使是神,也是神格不高的陰神。同樣為對義民爺的神格認知,卻有著地域性的差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苗栗地區的民眾進行研究,了解民眾心中對義民爺神格的看法究竟為
-
历史地理视野下岭南服饰文化研究
-
作者:许桂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饰 历史地理 区域分异 岭南
-
描述:文献研究、图表法、历史剖面法、野外考察等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梳理基础上,对岭南历史服饰文化展开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岭南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所处的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