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
作者:李贵荣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岩武平永平乡中湍村,人口不过千余人,却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村,这里因“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民俗绝技表演而闻名。
每隔三年,农历十月十五,是中湍村的醮会日。这一天,整个村子人来人往,都前来探亲、访友,而最令人兴奋不过的是,村民搬出绝技,让人一睹风采。
上刀山
唢呐、锣鼓、
-
市文艺团体海外试水闯市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中马两国演员同台演出。
▲客家山歌即兴表演引起观众喝彩。
▲《客家意象》演出受到众多马来西亚媒体的关注,图为记者在现场采访观众。
(图片由钟伟光吴朝晖李旅安提供)
本报记者 张柯
我市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首次走出国门,4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巡演并大获成
-
客家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
新闻
家乡事 早知道
梅城一青年
登山猝死山道上
疑因运动过快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丘利彬)为健身欢欢喜喜去登山,谁知竟乐极生悲,疑因运动过快导致心源性猝死,梅城一青年前日傍晚在登梅城百岁山途中不幸猝死在山道上。
据常来登山的目击者赖先生介绍,当日下午
-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
客家骄子成中国葡萄酒之父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弼士像。
西樵陈启沅纪念馆。
冯如制造的飞机,打破了西方的航空封锁。他也被美国人称为“东方莱特”。
冯如像。
容闳像。
辛亥革命初兴 张弼士即鼓励儿子加入同盟会 随后又助革命人37万两白银
【人物简介】
张弼士(1841年~1916年),广东潮州府大埔县人(现属梅州市大埔县
-
品客家文化 游永定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老的土楼仍然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客家土楼错落有致。
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文/图记者徐靖、陈钰凤
通讯员卢瑶
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做永定的闽西小城。这个地方可泡客都温泉,观客家土楼,细细品味那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你会觉得,远离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来到这里,一切都是那么
-
客家妹12年独撑一个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把自己当做“铁人”。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帮不能动弹的丈夫按摩,照顾好儿子和年迈的公婆,不管刮风下雨,扛着锄头就出门;天黑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又开始为丈夫忙活。
近日,龙岩长汀县铁长乡党委、政府表彰“十大模范家庭”,陈六金一家荣获“孝老爱亲模范家庭”称号。
每天起早摸黑
陈六金
-
客家小伙为澳洲华侨找哥哥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热心的厦门小伙子詹仙友,从三年前开始,帮助一位华侨寻找失去联系的“哥哥”,并当起了免费的翻译和传话人。小詹的热心,促成了华侨李先生的寻亲认祖梦圆,自己也感受到践行客家人互助精神的快乐。
18日,李先生在小詹的陪同下,游览了厦门风景。记者也在酒店采访了李先生和小詹。
网上看到寻亲帖
小詹祖籍
-
创作客家山歌传唱党务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以前是公开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现在是我们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干部提拔、党费收缴、财务支出、种粮直补等镇村大小事务,我们一看就知道。”在龙门县永汉镇油田村党务公开栏前,几名村民边看边议论该镇党务公开的内容。
龙门县结合本地实际,把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促进民主进程、推动地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