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古村落 ——专家现场考察正在打造中的客家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专家和嘉宾在侨乡村考察。(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丘利彬特约记者翁尚华
昨日下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区的16名专家学者、嘉宾聚集梅县南口镇,对我市正在打造的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侨乡村进行现场考察。他们对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客家围屋建筑充满兴趣,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田
-
打造客家族群的精神原乡:永定县加快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典型县建设
-
作者:丘发添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交流合作 永定县 客家风情 客家土楼 客家族群 精神原乡 世界文化遗产 台湾当局 客家文化
-
描述: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集地之一.坐拥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就是著名的"客家故里",是台湾客家人祖籍在闽西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
浅谈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歌唱教学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演唱方法
-
描述: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
探析福建汀州府文庙建筑文化特征
-
作者:林从华 邱宏 林兆武 于苏建 薛小敏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汀州 文庙 民族性 地域性 规划管理措施
-
描述:汀州位居福建省的西部,是客家人的首府,其主流文化经移民的途径仍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体现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文章以汀州府文庙建筑为实证,探析其民族性与地城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并提出几点保护规划与管理措施.
-
赣南客家陋俗特征与对策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陋俗 形态与特征
-
描述:赣南客家风俗从价值看可分为善俗、平俗与陋俗三种类型,其中,陋俗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本质特征是超出于客家人日常生活规范。城乡个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可以消除陋俗弊端的。
-
广东汉剧本土性声腔特征分析
-
作者:李英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本土性声腔 民间小调
-
描述:广东汉剧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皮簧声腔,又融合大板、昆腔、佛曲及小调等元素,形成传统声腔与本土声腔并存的局面。本文试从广东汉剧的名称来历、本土性声腔特点及地域性音乐特征等方面,探究该剧种的整体艺术风貌。
-
浅析福建客家土楼特征及管理开发
-
作者:刘姿麟
期号:第3期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客家土楼 特征分析 管理开发
-
描述:福建客家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藏着丰厚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本文从福建客家土楼的概述、客家土楼特征以及针对土楼的管理开发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
-
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布及特征
-
作者:李益彬
期号:第7期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客家方言 分布特征
-
描述:四川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地区,川南以隆昌为中心,川西以成都东山为中心.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因素,其分布呈现点状、带状散布特征,且双方言并存,又因经济、社会的发展,方言区在四川呈迅速萎缩之势.
-
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
-
作者:林开钦
期号:第7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 联谊工作 客家研究 省委书记 文化工作 革命老区 老区发展
-
描述:要意义。林开钦同志撰写的《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以大量翔实的史料,深刻阐述了什么是客家民系的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客家,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很有帮助,值得一读。
-
论赣方言的音韵特征
-
作者:邵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 赣方言 音韵特征
-
描述:异。各种材料,无论是现代方言还是历史文献,显示赣与客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考虑历史方面的因素,把赣、客合为一类是可行的。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交代了写作此文的起因:一些语言学家坚持赣客宜合并为一类,理由是赣方言没有足够的语言事实能够使它成为独立的一种汉语方言。我们认为,尽管赣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暗示它们有不同的来源。历史资料显示,赣方言有自己的来源,并不象有的学者说的,与客方言同“族”不同“房”。在第一,二,三章里我们仔细考察和分析了两个方言声韵调方面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第四章),赣方言在客家先民从中原大举甫下之前已经形成,后来它受到了多次客方言的同化,从而形成今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