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女的盐商古道:期待唤醒
-
作者:汤凯锋 梁文悦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砌盐商古道穿村而过(受访者朱迪光供图)。
2月18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玉水古村,古道边芳草萋萋。细雨纷飞,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块块光滑的石板,经历了百年来艰辛担夫汗水的沁润和身负百斤重担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的磨砺后,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里,见证从它们身上压过的历史车轮。
这是一段拥有深厚历史
-
客家小吃的“宁化路”
-
作者:陈亮 刘才恒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时下,走进客家祖地宁化,随处可见客家小吃的门店,兜汤、烧卖的香味不时钻入鼻中。
客家小吃,源自中原一带汉族先民饮食习俗,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在宁化,已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
据宁化客家小吃办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除本省外,客家小吃已发展至江西、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城;小吃店开业1771家
-
到客家店吃出健康
-
作者:梅云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吃货团”第一期
深圳市金元素客家餐饮有限公司
地址:龙岗区横岗街道四联路11-4号
简介:客家餐馆在深圳不计其数,虽然它正式开业不足2月,却以原汁原味、货真价实在业内赢得口碑,成为周边吃客家菜的首选之一。
口感偏重“肥、咸、熟”的客家菜,在广东菜系中可谓独树一帜,尤其招牌菜梅菜扣肉、盐焗鸡
-
鳌湖老村: 一座客家村落的 艺术蜕变
-
作者:吴永奎 张彦惠 柯遵群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鳌湖老村里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工作室。 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摄
走过苔痕斑驳的青石路面,李毅在一座外表略显破旧的小屋前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独特的一幕:一双废弃的高跟鞋,被装了土挂在墙上,里面长出了绿色的植物。李毅顿觉一股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是观澜鳌湖老村,深莞交界之地一座有着百年之久的客家村落。
-
邵逸夫在赣州捐建28个教育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4年9月22日晚,邵逸夫在重庆。(资料图)
如今,坐落在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逸夫楼”,仍旧担当重任。记者赖天然 摄
邵逸夫三兄弟在一起,右起为邵逸夫、邵仁枚、邵邨人。(资料图)
2011年8月7日,2011香港小姐庆功宴上,邵逸夫与冠军朱晨丽、亚军朱希敏、季军许亦妮以及国际亲善
-
汀江流域森要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
作者:张盛钟
期号:第1期
来源:防护林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 生态环境退化 森林生态修复 模式
-
描述:,低质低效林分也未能得到有效改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汀江流域内处在重要区位的新建高速公路、铁路两侧一重山,世界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周边,以及水源保护区域等林地也未列为生态公益林保护;汀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虽然
-
文化“富矿”为何罹患文化缺失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城市,也才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国际上有许多富有个性和特质的城市,譬如,巴黎是世界浪漫之都,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威尼斯是水上之城……如何在不具备时间优势的条件下,彰显深圳的“文化立市”优势,打造一个
-
叶曼 发愿越大力量就越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汉朝的时候对这五行非常注意,把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五脏,心脏脾肺肾;对应到五味,甜酸苦辣咸,等等。反正这五行把所有世界有形的东西都包括在内了。 二运你要做八字的主人
-
潇洒做“账客”,月光族夫妻成理财高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故事·新视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应酬等一应大小开支全记在账本上。又过了一个月,她和齐权仔细核算各类支出所占的比例,又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每月花在出租车上的费用占总支出的9.2%,二是外出就餐的费用占总支出的16. 1%。景莉雅总结经验
-
台湾的衙门不设岗
-
作者:张呜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年读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没有门岗的政府大门槛,还真就不习惯。其实,这个世界上好些国家的政府机构,都是这个样子,别的地方,有的连高大的房子都没有,寒酸得很。 有卫兵的大门槛也不是没有,台北至少有两处,一是“国父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