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客家精神助推赣州振兴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张惠婷
“这是我第二次来赣州,赣州的客家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客家话,二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精神。”10月10日,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义初说,从中原走出的客家人,保留了河洛文化的遗痕,滋养了自己吃苦耐劳、勇于创造的精神
-
江冬桂:四堡客家锡艺首位女传人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江冬桂在进行锡器加工
“叮叮咚咚”,小巷子里传来锡器的打击声。可你走近一看,这锡匠,不是一个大汉,是一个“巧妇”。
今年49岁的江冬桂,是连城、长汀及邻县清流、宁化等周边客家乡镇小有名气的四堡乡第一位女锡匠。
锡器,是客家嫁女儿必备的嫁妆。打锡工艺在当地传承500多年,已被纳入福建
-
特色民居客家围龙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
-
吃一口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還記得那個下午,我走進美綠生態園,那裡草木扶疏、綠蔭成林、蝶影處處,心情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這裡設有不同的園區,很適合一家大小前來度假,所以每到假日,園外總是泊滿私家車。農場佔地很廣,有人喜歡來
-
客家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期点评人:胡怀军(本报图片总监)
许多古老的仪式在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上演,仿佛从来不曾远离。走进赣南,就是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博物馆。
真正的客家民俗存在于广袤的乡村和田野,存在于客家人的四时农事和日常起居之中。拍摄客家民俗,需要深入这些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表现民俗事相与自然山川、天
-
大型客家文化题材电视连续剧―― 《葛藤凹》本月在月亮湾拍摄
-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电视剧拍摄工作量,其余拍摄地点均在我市辖区内的宁化、大田、泰宁等地。其中,在月亮湾拍摄要到5月底结束。6月
-
兴国山歌的语音研究
-
作者:上官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兴国山歌 兴国县客籍话 语音
-
描述:国客籍话音系进行比较,得出兴国山歌是以地方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地方山歌,二者在声韵调上有较多的共同点。此外,本文还描写了兴国山歌的韵撤,并阐述了兴国山歌语音特征形成的原因。通过描写、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
-
“无房户”无法办理当地户口,结婚、生子、教育皆“碰壁”无房
-
作者:蒋铮 巢文芯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对新人在广州黄埔区南海神庙千年古牌坊前举行婚典仪式。不少无房“新客家”仍在期待翻越婚姻面前这道“户关”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摄(资料图片)
羊城晚报记者&蒋铮&实习生&巢文芯
8月14日,傍晚7时30分,刘若兰下班回到了南海黄岐的家。女儿小玉扑出来迎接妈妈,刘若兰却笑不出来。“小
-
古镇遗韵—— 洛带客家之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川洛带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的中心。学界认为,洛带是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是弥足珍贵的“客家方言岛”。我想,热闹喜庆的新春民俗,也还是那么俗尚风雅地传承着汉家正脉的唐宋遗韵吗?
城隍会客家人的春月盛会
从遥远的岭南等地来到成都以东的这片
-
从客家娃到“中国多宝鱼之父”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文/图
雷霁霖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鱼类养殖专家。图为11月2日他在上海海洋大学作学术报告。
2011年4月,雷霁霖院士与夫人马翠萍教授回宁化省亲,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