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客家社团参与客家公共事务协力关系之研究:以哈客文化艺
-
作者:廖继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协力关系 客家社团 客家公共事务
-
描述:究結論建議為:一、目標共識:目標應明確且具全面性觀點、政策目標之統整、永續經營發展的目標。二、共同參與:強化部門參與及聯繫功能、強化民眾的參與及認同感、提升年輕族群參與意願、營造公私部門朝向水平融合互動關係。三、資源整合:經費補助及運用具有公平性、有效結合社區產業與資源、建立資源整合機制。四、互信建立:簡化行政作業流程、加強專業人才培訓、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與互動。 未來研究方向:一、在研究範圍方面:擴大研究範圍至整個大台中,針對其他客家公共事務跨組織合作的面向深入探討。二、在研究對象方面:台中地區具有豐富的客家文化、客家產業仍未被研究,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就更多的客家公共事務加以探討。三、在研究方法方面:從更多類型的客家公共事務檢視不同時期推動成效之比較,加入量化研究方法,以增加推論性及客觀性。
-
南阳古筝艺术的风格与衍展
-
作者:王小录
期号:第7期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艺术 南阳 河南曲子 地域风格 河南筝派 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鼓子曲 地方特色 创作
-
描述: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
汉乐古筝与广东高胡
-
作者:谢永雄
期号:第2期
来源:乐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部宽约15厘米。十八弦汉乐古筝长约148厘米,首部宽约29.5厘米,尾部宽约18.5厘米。两种筝形制基本一样:面板呈弧形,多用梧桐木做成;背板、边板均用杂木做成,背板上
-
浅谈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与发展
-
作者:刘丽云
期号:第65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小提琴的人数相提并论。古筝艺术从原先的风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又从普及走向可贺的提高,如今又逐渐不可估量的渗入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之中。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 (一)古筝的概念 筝,又名古筝。是
-
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梅县大新城客家“围龙居”装饰设计中的创
-
作者:吕海雪
期号:第4期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新理念 装饰设计 客家 梅县 传承 建筑装饰艺术 居住文化 地域环境
-
描述:本文通过对梅县大新城客家围龙居装饰设计的介绍,论述了传统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现代建筑装饰艺求以及继承和发展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居住文化,同时追求以人为本的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理念。
-
巧手精烹名馐珍馔
-
作者:陈礼光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烹饪 菜点 生煎包 烧饼 海鲜菜肴 制作
-
描述: 陈礼光师傅酷爱中国饮食文化,1974年起就在管港开始了自己长达20年的国艺生涯.陈师傅的厨艺源自香港老牌粤菜馆英京酒家,该老字号的严格要求为陈师傅打下了极好的基础,并学会制作客家菜、台港某、潮州菜等.
-
大埔两村获评“中国古村落”
-
作者:刘远来 何晓 杨冰
期号:第5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 通议大夫 客家民居 古民 大埔县 人文资源 文化底蕴 古城村 侯镇
-
描述:"为代表的保存完好的特色古民据了解,侯南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居100多座,古民居大多气势恢宏,工厚,人文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文风鼎艺精美,各具特色,有客家民居大观
-
风土电影笔记(节选)
-
作者:鬼叔中
期号:第10期
来源: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艺、风土民俗、道德人心几千年下来,绵绵延延,不曾断裂。我们荣幸生活在一个突飞猛进的新时代,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坏时代。
-
主角:刁远照 龙岗区平湖中学初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原特区中学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湖中学 龙岗区 主角 初三 传统文化思想
-
描述:“好男儿志在四方”,“男人百艺可防身,劈柴喂马闯天下!”饱受客家传统文化思想“毒害”的老爸与出生于南方边陲小镇沙井的“本土”老妈就是天生的“最佳拍档”.在把我这“硬件”制造了后又在“软件”上下了不少功夫。
-
平和有致 动静自如——浅议林延岳书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开放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动静 艺术大师 道德情操 人的精神 法的本质 “人情” 客家文化
-
描述:观书如观人,大凡欣赏书法艺术,人们总是把书法和人品连在一起。为艺如同做人,论古今艺术大师,能留善名者,道德情操皆属上乘,因为书法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