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镇遗韵—— 洛带客家之民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四川洛带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的中心。学界认为,洛带是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是弥足珍贵的“客家方言岛”。我想,热闹喜庆的新春民俗,也还是那么俗尚风雅地传承着汉家正脉的唐宋遗韵吗? 城隍会客家人的春月盛会 从遥远的岭南等地来到成都以东的这片
客家第一名菜名吃来自两位家庭厨娘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我在煮鹅,你不要动哦。” “我妈做的客家小吃没我做得好吃。” 现场制作客家菜,美食家评委根据其工艺与火候、口味与质感、形态与色泽等进行打分,现场决胜负颁发奖牌与证书……上周五,作为樟木头镇第十届小香港旅游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在樟木头新都会酒店登场。经角逐,樟木
本期点击:江西龙南县 住客家围屋过大年
作者:东田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染上“疯驴症”的人,最懂得什么最美丽 评级驴友榜 文/图 东田 进入腊月,鼠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如果你想度过一个温馨热闹而不拥挤的新年,如果你想触摸汉民族古代生活的点滴记忆,如果你想去客家地方做一做“客”,住客家大屋、看客家大戏,观客家大山,品客家大餐、赏客家风情———那
母子同台说唱客家山歌 市华罗庚中学音乐教师侯粤春致力于传承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侯粤春在拍摄宣传惠州风情专题片。 侯粤春母子组合演唱客家山歌《老屋家》。 侯粤春的演唱经验丰富。 本版图片由侯粤春提供 侯粤春在演唱中。 ■东江时报记者金建华 林奶花 与铺天盖地的粤语歌曲及风生水起的闽南歌曲相比,传统客家山歌处于一种“被动”境地,学习、弘扬和传承客家山歌成
梅州建成广东首个客家博物馆 再现客家人五次大迁徙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规划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梅州市筹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广东客家博物馆,从2005年年底动工建设至今,经过建设者们22个月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饰工程已基本完成,正进入展馆展品布展的最后冲刺阶段,计划于2008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据了解,地处梅城江南客家公园的广东客家博
昔日打工妹今成老板娘 “新客家”游小丽来惠20年 自身变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图:20年前初来惠州的游小丽在惠州西湖边留影纪念。 图片由本人提供 左图:小丽想把四川饮食文化在惠阳推广开来。本报记者李芳娟 摄 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时,游小丽(第一排左一)笑得格外开心。 坐在记者面前的餐馆老板娘游小丽,看不出已近不惑之年。作为一位来惠已20年的“新客家”
崇林世居:客家精神历史读本“岭南围龙屋之王”穿越200载岁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①:崇林世居龙厅入口处悬挂的牌匾。 图②:崇林世居全景。 图③:崇林世居左侧门,两侧石刻对联寓意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这盘龙卧蛟般的客家围龙屋,就无法理解当地人提起崇林世居时的那份骄傲。穿过钢
陈江艺人华D把握命运计划投资300万建客家音乐工作室两次做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华D近照。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今年“五一”期间,在宝岛台湾第十届桐花祭客家流行音乐演唱会上,来自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的客家艺人华D(艺名)以一首《客家人系有料》撼动全场。 恋“天王” 不顾家人反对辞工变身“小张学友” 华D,原名冯浩华,1975年出生在陈江街道一个普通的客家
惠州华D唱着客家歌走向世界他曾风光无限也曾流落街头他从模仿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华D担任汪明荃澳洲演唱会的惟一嘉宾,其表演受到当地歌迷欢迎。《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翻拍 《东江时报》记者林旭 通讯员练子洪 他是1998年北京电视台“明星模仿秀”冠军,他在香港曾摘得“张学友模仿秀”金奖,他被歌迷称为内地客家流行歌曲第一人,他的一首《客家人系有料》在网络和客家人
用镜头和图片记录宣传赣南苏区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5月5日,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在采风创作。 5月5日,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苏区群众送红军情景再现。 ○曾美昌 记者钟瑜 刘念海 喻晓佩 刘航 文/图 5月5日,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大展“苏区印象”采风创作活动启动仪式在瑞金沙洲坝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