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崇林世居:客家精神历史读本“岭南围龙屋之王”穿越200载岁

崇林世居:客家精神历史读本“岭南围龙屋之王”穿越200载岁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8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3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图①:崇林世居龙厅入口处悬挂的牌匾。

图①:崇林世居龙厅入口处悬挂的牌匾。

图②:崇林世居全景。

图②:崇林世居全景。

图③:崇林世居左侧门,两侧石刻对联寓意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图③:崇林世居左侧门,两侧石刻对联寓意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这盘龙卧蛟般的客家围龙屋,就无法理解当地人提起崇林世居时的那份骄傲。穿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都市丛林,还未从现代生活的喧嚣中回过神,记者的思绪就已随着青山隐隐下这弥漫着客家风情的古建筑飘至两百多年前。

崇林世居,位于惠阳区镇隆镇大光村,据史料记载,始建于179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也是我市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崇林世居背靠与罗浮山遥相呼应的白云嶂,依山就势,雄伟壮阔。

浑厚雄奇尽显豪门巨室之魄

乍见崇林世居,记者不由得生出些许恍惚和惊叹。印象中,岭南一派素以秀丽见长,然而眼前的崇林世居,竟如同中世纪欧洲的古堡一般浑厚雄奇,200年光阴在坚固如初的围墙上留下了岁月的斑驳印记,更平添了几分粗犷和阳刚之美。

整个崇林世居围龙屋呈方形,占地3万多平方米,有植物园、鱼塘、禾场与围屋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由外到内共分五级:第一级为半月形鱼塘,又称月池;第二级为禾场;第三、四、五级为围屋的主体建筑。围屋由三圈回形建筑和一座三进式祠堂组合而成,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回”字,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四周围墙高9米,上有环形跑马道。据当地人介绍,当年,这种高墙围屋的防御能力极强,这也是客家人长期聚族而居,防范外人欺侮、侵犯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居住形式。整个建筑层次前低后高,对外封闭,对内开敞,有宫殿式的宏大结构和建筑构思。

崇林世居内最为壮观的当数位于围屋中间部分的望楼,这座高20米的重檐歇山式的三层建筑堪称崇林世居的精华所在。站在崇林世居的制高点凭栏俯视,但见整座围屋气势恢宏,如见龙在田,庭院错落有致,与不远处碧绿的月池相映成趣,一派豪门巨室之魄;翘首仰望,只见群山沟壑间,层峦叠嶂之俊美、繁荫茂林之灵动、悠云苍天之恬淡、古屋老舍之沧桑竟融为一体;极目远眺,遥见熙攘繁华的现代都市,高楼广厦鳞次栉比,恰与近处古朴雅致的客家围屋形成鲜明对比,却又丝毫不觉突兀,现代与古典之美在这一刻水乳交融,观之恍若梦中。

雕梁画栋瓷嵌技艺国内鲜见

倘若说宫殿般的结构展现的是阳刚之美,那么雕梁画栋的内部装饰则将围屋的阴柔之美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围屋建筑采用了大量的传统技术,充分吸收了广东地区广府、潮汕建筑特色,现存大量石刻、石雕、木刻、木雕、灰雕、瓷嵌、砖雕、壁画等,不但技艺精湛,而且匠心独具、内涵深刻。如寓意富贵的福禄寿封檐板、寓意多子多福的缠枝菊花纹封檐板、寓意清雅的梅兰菊竹封檐板等。有些经后世修葺翻新越显华贵,有些则是保留了200多年前的原貌,虽然略显斑驳陈旧,却依稀可见当年辉煌。线条柔美、色泽鲜艳,仿佛贤淑纯洁的客家妹子一般。

整栋建筑观赏价值最高的当数牌楼上大量采用的瓷嵌技艺,当地人介绍说,崇林世居的瓷嵌技艺在惠阳乃至整个惠州建筑史上都是首开先河。这种把上等彩瓷打烂后镶嵌在墙上的灰塑工艺,即便在国内也不多见。

踏遍厅房,游过望楼,记者惊喜地发现,在这极具中华传统特色的装修风格中,竟隐约可见唯美的异国情调。宗祠大厅的侧门、望楼的门廊,记者都发现了伊斯兰建筑中特有的圆顶穹隆形状的饰纹,雅致而又美丽,散发着浓厚的中古气息,与周围华夏风情的廊柱、横梁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几分普通客家围屋所欠缺的神秘美感。时隔200多年,记者已无法准确得知先人们在建造这座围屋时为何会融入异国风情,然而单单是这中西合璧的绝美饰纹,就足以让记者觉得不枉此行。

书香望族坚守传承客家精神

每一座客家围屋,都是一个关于名门望族兴衰变迁的故事,崇林世居也不例外。崇林世居的创建人和第一位主人叶文昭的传奇故事,在大光村叶氏后人中脍炙人口。叶文昭,字崇林,又称昭公,本是一个普通农夫,闲时卖盐,开始时走村串户,后来就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终成一方巨富。然而此时昭公已是暮年,抱着为子孙后代留下庞大产业以振家声的朴素目的,修建了这座庞大的围屋。围屋建成4年后,昭公就溘然长逝,其后200年间,崇林世居历经昭公后人不断完善和扩建,终成现今气势。

叶氏宗族崇文尚儒,整座崇林世居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这是叶氏先人刻在正大门墙壁内侧石板上的十条乡规。历经岁月冲刷,这块黑色的石板保存完好。当地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乡规所宣扬的精神使本族客家人几百年来知礼守法、安居乐业。

围屋内还有众多石刻木刻的联语匾额,用于勉励、鞭策和警示后人。围屋正大门上镶“崇林世居”匾额一块,门两侧镶“南阳绵世泽,东粤绍家声”石刻联,以示不忘祖先。侧门镶“厚德载福,和气致祥”,以劝导族人要和气团结,做善事,积阴德。牌楼上镶有“树德务滋”和“为善最乐”石匾,教育后人近善远恶。宗祠入口处上方悬挂着文魁、亚魁牌匾等,是为曾考取功名的先贤所立,显示着叶氏家族曾经的显赫。而这些古韵飘香的楹联、对联和牌匾为崇林世居注入了更多文化的内涵。时至今日,崇林世居早已超越了作为供人居住的房屋、或是用来传于后人的庞大家业的本身意义,成为客家人精神的典型代表。为善、厚德、自强、忠厚……这些亦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和儒家思想所崇尚的美德。游遍崇林世居,记者不由得生出感慨:读懂崇林世居,便是读懂了客家精神。 本报记者潘高耸 通讯员李勇锋 叶瑞华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