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盼成客家八音傳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十三歲的陳宥丞熱衷客家八音,在屏東佳冬客 家八音協會學習椰胡,樂此不疲,他表示要把古 老的樂器傳承下去,也希望能成為客家八音的傳 人。(中央社)
初中生盼成客家八音傳人
【中央社屏東縣一日電】屏東佳冬客家八音協會成員多數是六、七十歲老人,十三歲的陳宥丞讓人注目,只見他拉椰胡和老人們抖動同一韻律
-
梅州客家臘味飄香
-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客家臘味飄香
“北風起,食臘味。”一串串的臘腸,一塊塊的臘肉,掛在農家的樓頂上、屋簷下或院子裡,油亮剔透,紅紅的,像一串串喜慶的鞭炮。記者赴廣東梅縣梅西鎭田福村採訪,感受到村落間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在春節的宴席上,臘味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佳餚。劉中坤是田福村的臘味加工戶,冬至以來,他為村民加
-
贛南客家圍屋“衝遺”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贛南客家圍屋“衝遺”
有望列入中國預備名錄
【據新華社南昌二十九日電】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中國國家文物局組成的專家組日前前往江西贛州龍南縣考察圍屋申遺工作。根據專家比對,贛南客家圍屋完全具備申報“世遺”條件。專家表示,贛南客家圍屋或將列入接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預備名錄。
被譽為“客家搖籃”
-
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
作者:郭煕嬋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閩西客家民俗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文化中象徵幸福與美滿。在“客家祖地”閩西,這個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成了客家人祈求新年風調雨順的盛會。
“通、通、通”,隨着三聲神銃巨響,客家民俗“走古事”登場。
走古事青壯年參加
所謂“走古事”,就是將兩名十歲男童
-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主辦單位負責人介紹展覽詳情
客家風情泥塑展明舉行
將辦中學生徵文賽加深認識民俗風情
【本報消息】由多個機構合辦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將於周五下午五時半假金碧文娛中心開幕,首次在澳展出內地藝術家劉沅聲共八十多組泥塑作品,期望透過展覽進一步弘揚客家傳統精神文化,讓本澳中學生認識客家人
-
珠團客家屬絕望帶淚回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珠海市向家屬發放慰問金
有家屬仍難掩心中悲痛
珠團客家屬絕望帶淚回
市政府橫琴口岸迎接發慰問金
【本報消息】珠海失蹤旅行團家屬昨日由台灣經本澳返抵珠海。包括三十八名家屬及珠海市工作人員一共六十人,昨日中午由橫琴口岸入境,海協會副秘書長張勝林及國家旅遊局、珠海市政府相關人士到場迎接並表示慰
-
梅州客家文化保護區掛牌
-
作者:仲新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客家文化保護區掛牌
【本報訊】廣東梅州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日前正式掛牌,這是中國第五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屈盛瑞出席掛牌儀式,宣讀了《關於文化部辦公廳設立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的覆函》,並向梅州市授“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牌匾,梅州市委
-
(地方風味)客家芡粉餃子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賴 晨 (福建)
客家芡粉餃子
我是贛南客家人,從小就喜歡吃客家小吃,比如客家芡粉餃,它又名薯粉餃、芋子餃、芋子包。
芡粉餃就是用芋加適量番薯粉做餃子皮包,製作方法簡單,一般將個大的芋洗淨,連皮置鍋內文火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皮,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番薯粉和精鹽搓揉、揑打成麵團,用擀麵杖擀
-
落石擊斃陸客家屬抵花蓮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落石擊斃陸客家屬抵花蓮 【中央社台北三十日電】大陸觀光客王捷昨天在花蓮遭落石砸死,其家屬今晚將趕到花蓮處理後事。台旅會表示,將致贈死者家屬新台幣一萬元慰問金,並協助領取二百萬元旅行死亡意外險賠償金。 丈夫父母趕抵處理後事 花蓮太魯閣公園九曲洞步道昨天發生一名大陸觀光客遭落石擊中、送醫不治的意外事件,
-
粵東客家仙茶“遇暑升溫”
-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粵東客家仙茶“遇暑升溫”
入夏以來,廣東連續發佈藍色高溫預警。面對“居高不下”的天氣,市民想盡辦法消暑降溫。而被海外僑胞稱為“仙茶”的竹殼茶此時便成為了人們降暑的法寳。
竹殼茶是客家地區特有的傳統保健茶,在當地已流傳近四百年。因其用竹殼包紮成五個連珠葫蘆狀又名葫蘆茶,內含鴨腳木葉、葫蘆茶、雞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