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城是客家的方言宝库!”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方言兼有客、闽方言的特征,33万人口有34种方言,的确是客家方言宝库。”7月20日,在连城县,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结束为期一周连城客家语言调研,陈秀琪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从7月14日起,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9名硕士生,深入连城北团、塘前、四堡、朋口等8
-
惠州方言困惑苏轼父子 我市学者认为该方言形成于先秦时期客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一些民间活动中,主持人一般都边唱惠州民谣边跳舞。
惠州本地人一般都用方言交流。
尽管惠州方言日渐式微,但它还有很深的生存土壤。
掌牛仔,掌牛奴,
餐餐食饭捧香炉。
马鲛
-
略谈客家方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耀奎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描述事物生动、形象、确切。在教学中或与人交流,如果适当运用客家方言加以解释,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陌生为熟悉,变呆板为生动。有些客家方言
-
头号议案:开播客家方言节目 由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省人大代表、九华农贸公司总经理胡成来在田地里看马铃薯收成。
昨日上午,惠州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由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37件议案进行了审查,并向大会主席团提交了议案处理意见报告,惠州电视台开播客家方言节目和推进惠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议案被确定为大会议案,并拟交市人
-
《连城客家方言文化》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由连城县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罗土卿主编的《连城客家文化丛书》第二辑《连城客家方言文化》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将对研究连城客家方言,传承和弘扬连城客家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连城客家方言文化》一书收录了一批当地学者潜心撰写的专业学术文章,主要包括《连城客家方言文化》、《连城客 家话趣谈》、《连城客家方
-
广州方言区更易患鼻咽癌?
-
作者:曹斯 粤康信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数据文本:曹斯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通讯员/粤康信)鼻咽癌被称为“广东癌”。昨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孟瑞琳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的鼻咽癌病例约80%在中国。
而中国专家粗略统计发现,中国的鼻咽癌病例约80%在华南六省,其中广东位
-
[2004-04-06] 客家「方言島」浮沉巴蜀間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漢民族的一個支系。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
-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
“做细”与做工
-
作者:丘桂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
“做细”与做工客家方言把干活、做工称作“做细”,这种叫法使用非常频繁,且口语保留得十分稳固。究其缘由,原来也与避讳风俗有关。
“做”是干活的动作,但客家方言中还有“作”和“当”的意义,“做大”就表示如何当大,譬如对于兄弟之间而言,“做大”表示大哥就应处处以身作则,要有当大哥的榜样和风范
-
客家方言节目开播超过预期去年市人大头号议案办结,曾经的质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惠州两会之议案提案
■ 去年议案回访
去年两会期间,付雪梅等123名惠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惠州电视台开播客家方言节目,借此传承地方文脉。该议案经审查通过并成为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的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