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做细”与做工

“做细”与做工

作者:丘桂贤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5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10版:客家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挂接】

【全文】

【俗语正解】

“做细”与做工客家方言把干活、做工称作“做细”,这种叫法使用非常频繁,且口语保留得十分稳固。究其缘由,原来也与避讳风俗有关。

“做”是干活的动作,但客家方言中还有“作”和“当”的意义,“做大”就表示如何当大,譬如对于兄弟之间而言,“做大”表示大哥就应处处以身作则,要有当大哥的榜样和风范。“做工”音同“做公”,此称会被误为“作阿公”“作祖公”,以音取义,显然有污蔑尊长之嫌,故当讳。“公”是辈分中的长者,其反词是“细”,使用反义词替代讳词,是客家方言避讳的主要方式,于是,便把“做工”改称“做细”,如此推理,实不难理解。当然,“做细”还有更深寓意,凡做工者,皆应从细做起,从小做起,就像做人一样,必须从底层做起。

“细”与岁客家人询问某人的年龄时,最习惯的用语往往是“几多细”,而不是“几多岁”。细,【集韵】【正韵】思计切,音壻;岁,【集韵】须锐切,音帨(shuì)。可见,“岁”与“细”古时皆不同音,但是,客家话“岁”与“碎”同音,“碎”在口语里多指骨头末碎,此言不吉,假如询问某人年龄时说“几多碎”,则易被误解,这样说话极为不尊、不敬。“碎”与“细”是近义的,使用近义词替代讳词,亦是客家方言避讳的常用方式,故舍“岁”而取“细”,于是便有“几多细”一说。和现代人一样,旧时人们询问年龄也极为谨慎,宁愿猜“细”,也不愿估“老”。人们当面询问长辈年龄时,比较正式的是“汝几大欸?”“贵庚?”等等。

无论“做细”还是“几多细”,句中“细”的意义均无法从古语里找到恰当的解释,故此当属语言避讳之结果。如此避讳,符合客家人的尊卑观念,也完全符合传统礼俗。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