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地名
-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漫笔话客]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是由于客家人是客居地的后来者,反观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地区,多已为其他民系所占有。所以,从中原南来的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实在是由于情境所迫的无奈
-
诠释地名溯源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瑞
我对地名的钟爱,最先缘于广泛流传于赣州老城区百姓中的一些地名民谣,如“三山五岭八景台,十个铜钱买得来”“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一(夜)光山、二码头、三潮井、四(慈)姑、五道庙、六合铺、七
-
看 客家地名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由中原南迁散居于岭南一带后,对新居地的起名,别有意趣,从中亦可透视出客家人的民情风俗,仅以大埔县各地地名为例:
以数字为名的有:头炉、半坑、双溪、三河坝、四联、五家畲、内六、七里溪、八驳桥
-
客家地名中“岌”实为“鑼”之误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交通游览图·大埔县》地图,湖寮镇有一村名印为“矮岃背”
【勘误】
梅州客家地名中,有一个字读为rèn的,如大埔县的“竹子rèn”、“旧洞rèn”、“矮rèn岗”、“沙子rèn”、“rèn头岗”、“rèn头坪”等等;梅县等地的“赤rèn岗”、“教子rèn”、“瓦窑rè
-
惠阳征集客家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黄尉宏)即日至11月30日,惠阳区向社会各界征集客家故事,凡是涉及惠阳和周边客家地区相关的传说故事,惠阳特产、风物、美食故事,惠阳区内一些著名文物、景观、建筑等来历传说,以及一些具有
-
“连城是客家的方言宝库!”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方言兼有客、闽方言的特征,33万人口有34种方言,的确是客家方言宝库。”7月20日,在连城县,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结束为期一周连城客家语言调研,陈秀琪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从7月14日起,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9名硕士生,深入连城北团、塘前、四堡、朋口等8
-
永定客家博览园 客家姓氏碑廊序跋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黄征辉
序
轩昂华夏,源长流远;族群繁富,人口大观。吾客家先祖,根属中原汉民之邦。故客家姓氏之由,包容于汉族姓氏渊源之中。
姓氏乃个人及家族之符号。其形成、发展、演变,进程漫漫
-
梅州的客家梯田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的客家梯田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梯田文化遍布并随客家外迁而扩展显然是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梯田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质成为梅州客家山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被记入地方文献中。
正如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客家山区多梯田,层层叠叠叠上天;云间添上泥砖屋,再搭草棚傍溪边。
梯田因其主要
-
侨乡大埔美食街展客家悠久美食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有着“客家传统美食之都”美誉的广东大埔美食就很好地诠释了客家饮食文化。
漫步在大埔湖寮同仁路狭长的美食街,这里的美食及几乎涵盖了大埔的各种美味,如百侯薄饼、酿豆腐、苦笋煲等客家传统小吃及传统名菜。街边的古老建筑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与美食相得益彰。
据《大埔
-
《岭南逸史》:客家小说的发轫之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清代中期章回小说 《岭南逸史》于2011年7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汤克勤
《岭南逸史》是清代中期出现的一部章回小说,是客家小说的发轫之作。
《岭南逸史》作者署“花溪逸士”,据考证,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