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壁客家年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宋经文
宁化石壁客家人过年习俗保留了不少周礼古风,较之海内、闽中的汉族年俗,各有异同。一些源自古代的客家年俗,随着石壁族人外迁的足迹,远播闽粤赣乃至海外,这就是现今港台、东南亚许多客籍后裔过年,仍然通用石壁年俗的历史原因。
我们且按时间顺序,看一看石壁客家人的年俗。正月初一,全家早起,穿
-
第48届六堆客家运动会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台湾】
“六堆客家运动会”于3月23日在屏东县内埔乡盛大开幕,来自高屏六堆各乡区的竞赛队伍鱼贯入场,除了例行田径、球类、拔河等体育赛事,还有许多富含客家传统的民俗趣味竞赛,包括尖炮城、伯公拜庙、挑水汲水、轰天雷等,更以园游会方式摆设客家特色产品摊位,现场洋溢浓浓六堆客家味。据悉,“六堆运动会”的源
-
澳门首届客家文化节将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澳门广东兴宁市同乡会主办的“第一届澳门客家文化节”,将于9日晚假渔人码头会展中心举行,借此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暨澳门特区成立11周年。文化节分设客家文艺汇演、客籍精英经贸论坛、书画展及特产展销四部分,内容丰富。
该同乡会会长何清标称,将以首届客家文化节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与客属地区
-
[2004-12-19] 曾大屋:典型客家圍村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該建築物以花崗石、青磚及實心木材造成,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粵東客籍圍村。曾大屋呈長方形,共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圍牆上有排列整齊之槍孔及瞭望孔,圍的四角有更樓和炮樓,用以防禦外敵入侵。北面的圍牆有三個入口,門頂作圓拱形,正中的是正門,直接通往祠堂。祠堂位於最後一進排屋的中央,是舉行祭
-
台湾“邓雨贤纪念音乐会”在客家文化馆演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桃园县客家事务局为彰显客籍音乐家邓雨贤先生对台湾音乐的贡献,在7月20日晚间于龙潭客家文化馆举办“邓雨贤音乐会”。邓雨贤1905年生于桃园县龙潭乡,祖籍广东省蕉岭县同福乡矮车村。他乃台湾歌谣的奇葩,其作品如《望春风》、《雨夜花》、《四季红》等至今仍脍炙人口,不仅让各界重温了雨贤先生的
-
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梅州电】(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于锋 李纪泽)4月8日,广东省内第一家、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暨梅州客家公园在此间开园。
博物馆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展览手段,集中展示了客家历史各个阶段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直观再现了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和历代客籍精英人物。
-
客家情韵江南诗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瑰宝》 国画 彭强华
最近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小佑轩画廊展出客籍画家彭强华新作40余幅。其作品主要表现客家风情和江南乡村生活,颇具诗情画意,重墨韵而不忽视色彩,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画面真切而不落纤巧;色彩浓艳而不伤于雅。近年曾在增城、鹤山、梅州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
-
世界客属第十二次公祭客家母亲河盛典在长汀举行
-
作者:曹发连 王其文 赖晓松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澳门、台湾等地的一百多位客籍人士向“客家母亲 ”塑像顶礼膜拜,表达港台和旅居海外的客籍人对先祖艰辛创业
-
陈立侨:客家之子名耀京华 这位从梅县大山里走出的农民娃,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儿女]
丘峰刘军刘世锦
上海客家联谊会会长丘峰、客籍乡贤廖万清院士与陈立侨合影(从左至右)
陈立侨在工作室
北京,1月14日,虽然天气寒冷,但人民大会堂里却热气腾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这里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陈立侨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20余年的科研攻关
-
搭起家乡与都市沟通的桥梁 ——记上海客家联谊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
[传真]
梅州乡亲到了上海遇到困难,找到“他”肯定就会有人热情地帮忙;梅州学子考取了上海的大学,“他”会主动找上门联络提供帮助;几万斤梅州金柚通过“他”,到了上海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他”,就是搭起梅州山区与大上海沟通桥梁的上海客家联谊会。近日,获悉梅州市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