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番音乐客家“好声音”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闽西,有一种好声音,传承了数百年。听,在那古老的村落里,传来悠扬的乐器声:有清脆的鼓乐,悦耳的琵琶声,清亮的二胡音,还有那扬琴发出的声音如丁冬的山泉……
这种好声音,在闽西叫做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多为业余的自娱
-
十番音乐 传承“客家好声音”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闽西,有一种好声音,传承了数百年。听,在那古老的村落里,传来悠扬的乐器声:有清脆的鼓乐,悦耳的琵琶声,清亮的二胡音,还有那扬琴发出的声音如丁冬的山泉……
这种好声音,在闽西叫做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多为业
-
探连城古村 品客家风情
-
作者:沈彦舒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瑶里古村落
“一脚跨三县”的界碑
在龙岩,风情万种的古村落可不少,光连城一个县,除了以客家古民居建筑群闻名的培田外,莒溪镇壁洲的文昌阁、天后宫也因奇特的建筑形式颇受关注,而庙前芷溪、瑶里、四堡务阁等村落,更是各有特色。趁着周末,不妨自驾闽西,探访它们吧。芷溪:宗祠文化有内涵
位于连城县
-
打“土楼牌” 唱“客家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永良 卢基莹) “近年来,我们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通过与台湾同胞心与心的交流,以心灵的契合,推动了永台交流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合作都有新的提升。”6月5日,上个月刚结束赴台参访的永定县主要领导如是说。
闻名遐迩的“土楼之乡”永定县,是台胞重要祖籍地和客
-
客家水席传承300余年
-
作者:余剑 陈良平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仪陇客家人过端午节以吃包子为主
提要:客家水席摆台颇有讲究,撤台繁而有序。四方桌上居中一品碗,周边八水碗,摆成梅花形;撤台撤边不撤中;走菜走左不走右;开席吃菜先喝汤;敬酒敬老不敬幼。
客家人虽“无山不居客”,但也崇龙尚水,喜傍水而居、引水而食、浴水而净、拜水而兴。而在朱德元
-
保护客家围龙屋古民居守护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泽君到三角镇三角村继善堂调研,向屋主了解古民居保护利用情况。
(高讯摄)
本报讯 (记者刘龙胜 特约记者宋健军)昨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泽君率队到江南新城专题调研时指出,围龙屋等特色古民居是客家文化瑰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来梅调研重要指示精神,既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力加快中心
-
吃惠州客家菜有股家乡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马来西亚学生对市一中食堂饭菜称赞有加。 《东江时报》记者吴远方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吴远方 通讯员曾威 邓碧军)“市一中食堂的饭菜好好吃,再来一碗!”昨日是40名马来西亚学生到市一中交流学习的最后一天,他们参观校园并品尝食堂饭菜。
8日,40名马来西亚学生与40名市一中学生结对子,展开了
-
老客家吃艾角新客家吃汤圆 今日冬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冬至到了,许多市民在选购汤圆。 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娟祝 徐焕棠)今天是农历冬至,广东有句俗语“冬至大过年”,意思是冬至比过年还重要。的确,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按照惠州习俗,冬至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全家人要一起吃粉果、
-
“客家同根、两岸同欢”山歌晚会唱响客都 客家山歌永不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歌晚会现场。(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罗娟娟
昨晚,“客家同根、两岸同欢”山歌晚会在雁南飞围龙酒店举行。梅州、台湾、龙岩、赣州四地山歌爱好者们在台上热情飙歌,两岸来宾台下激情澎湃。久违的客家乡音,在熟悉的韵律中悠然渗入每个客家人心中,流进客家人的血脉,让天下客家人久久不能忘怀。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传承和族群融合的重要载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地珍闻]
位于屏东县内埔乡,耗资十二亿、占地二公顷的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于2007年10月20日正式展开试营运及开幕活动,这不仅是南台湾第一座客家文化园区,同时也负起客家文化保存与发展、促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