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罗香林客家君子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3年,中国史学会在渝发起人合影(二排左二为罗香林)。 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 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荣耀; 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 他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
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汪洋宣布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开幕。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期间,经贸交流和招商推介签约现场。(高讯摄) ●汪洋宣布开幕许嘉璐饶颖奇黄华华李嘉致辞曾宪梓叶克冬张铭清周镇宏徐少华招玉芳温兰子等出席朱泽君主持  ●梅州获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两岸青年共宣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打响客家品牌 做强文化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荣荣记者李伟明龚文瑞郭远/文记者刘凯/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赣南如何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如何利用历史悠久、灿烂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由赣南日报社专刊编辑中心、赣州市政协办公厅宣传信息处主办,赣州五龙客家风情园承办的赣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
坪地客家民居“养在深闺”
作者:陶清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淹没在钢筋水泥中的客家围屋。周游 摄 坪地低碳城附近的一处客家围屋和碉楼,已经破败,保护刻不容缓。 周游 摄 不久前,龙岗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大计。10月16日,本报以《龙岗欲造深圳“客家之都”》为题,报道了龙岗打造“六区一都”建设文化城区的设
鬼叔中:留住客家影像记忆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日前,香港凤凰卫视旗下的视频网举办的首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网络投票正在进行,客家文化题材独立纪录影片《罗盘经》,从300多部参评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强。该片导演鬼叔中,是宁化土生土长,并在宁化生活与工作的客家人。 2008年开始,鬼叔中对
客家凉帽绝活尚在前景堪忧
作者:梁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若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进布吉甘坑村,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观所倾倒——一家老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入学堂的孩子,无不秉着一手制作客家凉帽的手艺。从乾隆年代开始的200多年间,凉帽手艺的传承就如同村后的那片单竹林一样连绵不断、枝繁叶茂;就如同当地流传的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围屋方方呀凉帽圆,哥想阿妹呀心似煎…
几款“接地气”的菜拼出一桌幸福客家味
作者:陈伟斌 符芳晓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涂有高山茶油的水库鱼,清蒸起来没有丁点的腥味。 肥仔客家餐馆 但凡有味蕾追求的人都要相约去吃“本土劲儿”的菜。在惠州,讲究原汁原味的客家酒楼,就是他们能吃到“本土劲儿”菜的地方。客家酒楼,在惠州真的很多。它们往往与金碧辉煌搭
客家菜吃的就是那股乡野的味道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菜扣肉。 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这些都是普通的家常菜,那股原汁原味的乡野风却让人吃了久久回味。”李云忠感叹道。李云忠来自广州,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的心,对吃很有研究,烧得一手好菜,属于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男人,由于女朋友是客家人,李云忠采取了“厨房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区
作者:胡亚柱 柯鸿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秋日的梅州,晴空万里,生机勃勃。 走马梅州,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让人感受到世界客都悄然在变!城市如同大公园,乡村恍若桃花源;城乡处处告别脏乱差,干部群众共创整洁美;特别是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维修保护,到新建街区、楼宇、场馆和各种标志性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展现出独特的客家风韵,在城市风貌趋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