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詔安腔客語-ok尾新論臺灣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
-
作者:廖俊龍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臺灣詔安腔客語-ok尾新論臺灣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
-
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建构:以孙中山与河源“客家古邑”文化为例
-
作者:吴良生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个大背景下几乎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客家族群的现代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又与孙中山先生及其
-
族群互动视野下清初东山客家社会的文献与田野考察
-
作者:苏东来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北直径40公里,东西约25公里;"东山"之名最早出现于清初广东客家移民大
-
台湾北部海滨客家聚落的地域特质:以台北县北滨与东北角为例
-
作者:郑碧英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方式并保有异于漳州的客家习俗在东北角与北滨定居下来自成一家,但累世同居的客籍氏族在长期夹杂在漳州人强势力大之影响,现今却也无奈地留下客家母语失传的遗憾。
-
台湾客家族群“隐而不显”之探析
-
作者:汤韵旋
来源: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高山族即所谓"四大族群"。根据最新的统计,各族群的比例分别为:闽南人占73.3%、客家人占13%
-
风水与客家村居初探——闽西上杭县客家村居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钟巨蕃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风水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对客家社会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江西形势派风水理论在客家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其祖师杨筠松被客家人称为杨公仙师、杨公菩萨。
-
客家土楼的屋盖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研究
-
作者:彭兴黔 徐刚 刘春艳 高志飞 杨馨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明其受风特性类似于敞开型的大跨悬挑结构,气流在屋盖前缘产生的漩涡作用是影响风荷载特性的主要因素,悬挑度过大,极易导致屋盖上下表面形成“上吸下顶”的叠加效应;同时木结构与夯土墙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在台风作用下发生整体风致破坏。
-
论科举与传统村落社会——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刘大可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科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官制度,它形成于隋唐,大盛于宋,更盛于明清,对传统中国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那么,这种传统国家的选官制度对于基层的村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地域偏远、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社会对
-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
作者:严奇岩
来源:《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暨中国教育史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
-
解读连城芷溪客家传统民居——以集鳣堂为例
-
作者:王玫 戴志坚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芷溪是连城客家传统民居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本文阐述了芷溪的村落概况及其保留的客家文化,并以芷溪典型的九厅十八井民居_——集鳣堂为例,从平面特色、空间形态、结构做法和雕刻艺术四个角度试分析芷溪古村落的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