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735)
期刊(3619)
学位论文(1052)
图书(797)
视频(213)
会议论文(212)
图片(5)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735)
期刊 (3619)
学位论文 (1052)
图书 (797)
视频 (213)
图片 (5)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17)
2014(4966)
2013(987)
2012(1050)
2011(1010)
2010(818)
2009(457)
2006(137)
2003(49)
1993(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4)
赣南日报(281)
香港文汇报(164)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
艺术探索(3)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北京农业(1)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
台湾日本语文学报(1)
词刊(1)
清代廣東方志的『客民』、『客匪』與『客家』論述
作者:唐立宗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羅香林  石窟一徵  客家  土客械鬥 
描述:換言之,羅香林的研究,唤起客家學研究者的認同意識,於是強調客家文化優良者,大多暢談傳統志書裹反映的客家中原正統性;欲唤起客家共識者,即特書廣府人的方志一直在污蠛客家人為『客匪』、『犬客』。本文動機是重新檢驗這些學者們慣常引用的史志文本,試圖針對清代廣東方志中的(風俗)、(民族)、(方言)等各篇記載.或是(兵事)、(大事紀)對土客衝突的紀錄,依時序性地重新解讀各類志書的『客民』相關書寫,目的在討論清代廣東地區的[客家』意識如何轉換。尤其是自阮元修道光《廣東通志》以降,清代廣東志書的『客家』概念,歷經土客衝突、編纂者的實踐探索,開始呈現正反的兩端文化表述:其一為廣府地區志書屢屢強調『客匪』的禍害,將起事矛頭指向.[客民』的不法,最終使得[客家』承載著大量負面的訊息:其二為粵東客家地區的學者自我認同,隨著『土/客』之別更加凝聚,但當時對「客家」的表述仍不夠成熟。也由於當時『客家』群體尚未有高度的主體性自覺,因此後來常被客家研究者引用的清代廣東志書,無論是{石窟一徵》、《惠州府志》抑或《嘉應州志》,其中的『客家』書寫,往往有被放大之嫌。
右堆高樹大埔村的語言及族群歸屬探討
作者:徐賢德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六堆  福佬客  族群認同  客家開拓史  語言接觸 
描述:)接學習、翻譯和周密的語言教學造成的1 。根據筆者的調查與推測,大埔村最早居民的組成應該是以客家人爲主,而後的「福佬」是爲了生計必须與里港地區福佬人做生意,順流而下到閩南聚落,因此學習福佬話,亦即大埔村的「福佬」與荖濃溪這條河流有不可分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