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
(19)
期刊
(15)
报纸
(6)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19)
期刊
(15)
报纸
(6)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
(19)
2013
(1)
2012
(5)
2011
(3)
2010
(5)
2009
(3)
2006
(5)
2004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9)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
方言
(2)
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2)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1)
殷都学刊
(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
北方音乐
(1)
新余高专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客家方言
句式结构
客家山歌
句法结构
时间副词
去+NP/VP+去
客家话
句法
歌词
完成体
客家
體標記
封闭性词类
童谣
国际研讨会
客家話
探源
类型学
教育应用
惠州方言
现代客语诗
论元体现
震惊值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句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广西公会镇客家话常见
句式
研究
作者:
杨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会客家话
句型和句式
句法结构
描述:
入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对比研究提供更多真实语料和语法事实。
南康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
刘汉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南康
语法
描述:
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以及一些特殊
句式
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其用法;四是研究了普通话对南康话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南康话富有特色的语法现象。
梅县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
黄映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县方言
重叠
词缀
句法
描述:
、“打”、“欸”等词缀的用法。句法则分别介绍了处置句、被动句、受事前置句、比较句、有字句、添字句这六种特殊
句式
的结构特点和具体用法。通过与其它客家方言及一些相关汉语史材料的比较,我们可以领略到梅县方言语法的主要特色。
梅州客家山歌歌词修辞研究
作者:
曾冬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修辞
语境
描述:
,富有感情色彩和时代色彩。第四章介绍梅州客家山歌的
句式
修辞表现及修辞效果。梅州客家山歌歌词
句式
呈现以下特点:省略句居多,在句型方面以连动句、紧缩句为主,在
句式
的选择上以短句、整句为主。第五章介绍梅州客家山歌的修辞格,并分析其修辞特点;第六章分析语言内外语境对梅州客家山歌语言表达的影响。
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
作者:
任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VP”
句法
语义
虚化
认知
描述:
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分析“有+VP”格式的语法化过程。我们可以从上古汉语中看到,不同结构关系的“有+VP”
句式
,“有”的表体功能从一开始就只有零星的分布,但是这种用法毕竟存在
宁化客家方言语法研究
作者:
张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
客家方言
语法
描述:
廓。另一方面是对方言句法的研究,即对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如连谓结构、述宾结构、宾补次序等,这些句法关系中往往蕴含着语言演变的重要规律。同时,对一些主要的特殊
句式
,如处置句、受事前置句、被动句
试析客家山歌与客家方言的关系:以广东客家山歌为例
作者:
董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语言学
描述:
例子当中分析了客家山歌口语化、方言化的语言特点,并在章句结构和音调韵律方面对客家山歌诗歌化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客家山歌在客家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管是客家山歌的用韵、曲调和唱词,还是
句式
福建宁化客家方言与泉州闽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作者:
曾令连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客家方言
泉州闽南方言
封闭性词类
方言语法
描述:
体、已然体、将然体、持续体、进行体、继续体、经历体、起始体、短时貌、尝试貌、反复貌、随意貌、遭受貌)、
句式
(处置句、被动句、比较句、特殊句)等语法项目,我们发现,大量古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普通话
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
作者:
黄小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林
高龙
宁都
客家话
比较
描述:
语法特点。主要对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的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另外还简单介绍了田林宁都客家话一些特殊
句式
的句法特点。 第五章 结论
台湾客家童谣以<月光光>起兴作品研究
作者:
黄彦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ultural
heritag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ŋiet
koŋ
koŋ
Hakka
Nursery
rhymes
文化资产
月光光
客家
童谣
母语教学
描述:
〈月光光〉的「起興」作法、
句式
結構、修辭與用韻也做了一些分析工作。至於童謠的功能性則有女性吟咏、教化功能、抒情與懷鄉及反映族群風貌等;同時,並以台灣客家現代詩、現代歌曲的作品為主,談及由童謠衍化與新製
上页
1
2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