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东南三个传统筝派之比较研究
-
作者:王夏婕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潮州筝派 客家筝派 福建筝派 流派风格 流派现状 比较研究
-
描述: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通过对历史发展、记谱方式、基本板式、演奏形式、演奏技法和演奏曲目等方面的概述,分别对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和福建筝派这三个传统流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第二章,对潮州筝派
-
国小学童客语混腔及其因应策略:以桃园三个国小为例
-
作者:黄秀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语混腔 语码转换 语言习得 语言环境
-
描述:乎不得不重視。 研究方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小學童客語混腔的成因與因應策略研究問卷。調查對象為南桃園縣三個學校之六年級孩童的家長98位。調查所得資料經編碼登錄後,應用SPSS
-
客家戏班的文化展演:以新竹地区三个客家戏班为例
-
作者:谢佳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展演 客家文化 客家戏班 客家大戏
-
描述:個戲班為研究對象。以參與觀察法了解戲班的演出活動,拍攝實地演出的影音記錄與撰寫田野筆記。此外配合深度訪談法了解演員個人的不同觀點,並建立訪談逐字稿。最後再依據田野的參與觀察及訪談資料,進行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分析。筆者透過戲班演出的田野觀察與演員觀點的了解,發現客家戲班展演場域歷經從民間節慶到文化公演的轉換,演員也認為他們的演出由原本地方性的「作大戲」傳統,逐漸轉變為帶有對外呈現「客家大戲」的客家文化意識存在。實際展演內容中,客家戲演員一致認為唱採茶與客家語言是戲班展演客家文化的獨特特色,因為帶有客家元素的音樂語言,透過與戲的結合更靈活地呈現。演員也將日常生活經驗轉移至戲台展演,在戲中呈現客家族群的生活文化。客家戲班除了應用原本的客家戲劇與文化元素之外,筆者觀察到晚近新興的戲班已減少唱採茶的部分,而改用新編曲調,並強調作戲時的聲光效果,有別於一般客家老戲班的展演形式,形成另一種文化展演風格。
-
卢氏宗祠:一个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变迁与重建
-
作者:卢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文化空间 宗祠功能变迁
-
描述:着文化记忆和经济开发的双重功能。对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卢氏宗祠政治社会功能的分析,始终以“国家——社会”理论视角为观察点,探讨“国家”与“社会”二者互动之下的宗祠功能变迁逻辑,并总结出关于在新形势下,建设
-
出场与退场
-
作者:黎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现代广东文学 现代性 地域阐释 以旧含新 深沉的忧郁 必理自然主义
-
描述:、潮汕民系、客家民系等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广东文学现代性内部的差异。 第一部分:分析负载政治内容一类作品出场的现代性表现形态,即“以旧含新”,以及退场的原因,即“旧的新派”。这一类的代表作家有黄遵宪
-
风水与宗族:兴国三僚风水世家的历史与文化
-
作者:叶金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僚村 客家 宗族 风水 关系
-
描述:中,以较翔实的资料(包括正史、地方志、族谱、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简明地讲述了三僚曾、廖宗族的社会变迁过程及三僚风水的发展史。其二,解释性研究中,将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不但突出宏观因素如当时整个大的社会背景的作用,而且彰显出微观因素如宗族内部精英人物(主要是风水师)的作用。
-
浅析闽西地区客家文化的形成原因
-
作者:杨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 闽西地区
-
描述:原因为研究目的,通过闽西客家人的形成及文化特点,文化形成原因分析和结论三个部分来阐释。本文的特色在于探讨文化形成原因的过程中,始终把闽西客家聚集地的非客家民系族群:福佬和以畲族为代表的土著民族与客家
-
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研究
-
作者:刘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栗方言 客家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比较研究
-
描述:地区的确存在大量客家移民的后裔。为上栗方言确实受到过客家方言的影响找到了事实依据。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客赣方言的概况;其次从三个方面证明了上栗方言归属于赣方言,只是受到了客家方言的影响;接着整理出了上栗方言
-
新竹县新埔镇的客语转移现象: 三代家庭的个案研究
-
作者:吕亭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语言转移 语言态度 语言选择 台湾 新埔
-
描述:語言 (客語、閩南語、和原住民語),本土語言教育全面實施。
本研究的資料透過問卷、訪談、和參與觀察收集。40位受訪者經由條件篩選,參與本研究。受試者接受問卷調查及錄音訪談。此外,研究者還用參與觀察法,觀察受試者達一個月。問卷回答被量化分析,訪談及觀察資料則被質化分析。
結果顯示從客語到華語的語言轉換,明顯發生在家庭及工作語域。訪談收集的資料,透過質化分析來了解受試者的語言態度。語言轉換和語言態度被發現是互相影響的。然而,即使大多數受試者對客語持正面態度,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受試者很少說客語。有趣的是,較高比例客語人口的地區,卻不一定等於對客語較多的保存。
-
马来西亚华语词语研究
-
作者:黄华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特有词语 同形异义词语 同义异形词语
-
描述:的一大特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1)二者语义完全不同,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同形完全异义词语”;(2)二者语义之间有联系,但或有转义、或有增加义项、或有减少义项的“意义有同有异的词语”;(3)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