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17)
期刊(967)
学位论文(306)
图书(95)
会议论文(50)
视频(2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17)
期刊 (967)
学位论文 (306)
图书 (95)
会议论文 (50)
视频 (25)
按年份分组
2014(1250)
2013(326)
2012(382)
2011(356)
2010(306)
2009(185)
2007(61)
2005(17)
2002(1)
1996(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2)
华中建筑(1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
中华民居(10)
室内设计与装修(6)
城乡建设(3)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
安徽文学(下半月)(1)
四川建筑(1)
中国质量万里行(1)
赣南地区客家传统银饰研究
作者:王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银饰  历史文化传统  艺术特征  文化观照 
描述:已经或正在丢失的东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从客家传统银饰艺术所处的曾经的历史文化传统开始分析,了解客家传统银饰艺术自身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从形制多样的银饰种类开始,去细数材质的搭配,工艺的融合,从而去探寻造型的美感和纹样的生动;再次在比较的视野中,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对比,从而总结出其具有的总体特点,了解其不可复制的艺术本质;最后上升到文化的角度,对客家传统银饰艺术进行文化层次上的观照和审视,从其功能入手,在民俗文化的聚焦下,逐步走进它所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特征。在对客家传统银饰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征到内涵,从艺术到文化,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中,让我们经历了一次艺术的洗礼,实现的是视觉冲击在文化认知意义上的延长和拓展。穿行于历史、艺术、人生和文化的维度,在客家传统银饰的画卷中,体会到的是客家人在历史中步步维艰的历程,感悟到的是震撼心灵的艺术美感,理解到的是艰难却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得不思索的是对客家传统银饰的保护与传承,提醒人们在未来发展的文化语境中,要用警醒的目光去关注一直在路上的客家传统银饰艺术、客家传统文化,使其实现在现代性基础上精神的本质的高扬。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
作者:金永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韩国汉字音  入声韵尾 
描述:,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1]、[-k]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是因为两个语言都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
文化生态、地景与技术-苗栗公馆客家福菜产业之变迁
作者:冯植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菜之乡  文化生态  适应  地景  想像共同体 
描述:地農業婦女走向鄰近的工廠。為適應勞動力出走後所導致福菜產量不足的情況,公館地區開始走向資本結構的生產方式,在政府政策推動下,改變生產工具與技術,由手工的方式到部分借用機器,讓公館受到侷限的技術獲得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描述:迎向勞動力和收入雙雙不足的挑戰,希望營造出地方特色,開創出自己的道路。
本研究以2010年「新埔心‧照門情」的農村體驗節慶推廣活動為研究場域,活動期間為2010年10月30日到12月
台湾地区客家武术探微
作者:罗凤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武术  西螺七欠  浮罗山区  朱家教 
描述:圍主要是以新竹芎林及雲林詔安客家地區作為主要研究討論對象。臺灣地區客籍同胞主要分佈地區,即桃竹苗、高高屏及花東地區,其中又以桃竹苗人口數較多,而雲林大西螺地區則是中部地區較為特別的客家人口集中處。至於東南亞檳城的客籍同胞,屬性與來源與臺灣客籍同胞相同,聚居浮羅山區習練客家武術,雖在不同的地理上有不同的發展,但在客家武術的演繹卻帶來文化同質性的認同。
研究方法是以歷史學的研究方法為主,藉由相關史料的蒐集與分析,原鄉地區方志及臺灣地方志及采訪冊等作特定時空資料考證;同時採取田野訪談、調查和觀察。
武術,是一種文化形式。客家武術淵源於客家人的生活方式;由集體成員創造和傳承。面對不同的環境,即有不同的應對,而文化內容與形態亦會有所不同。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與客家精神逐漸沒落,在研究調查臺灣地區客家武術的狀況與意涵,對照海外客家武術的傳承,其所面對的危機及式微,建議從文化特性、考證研究與整理和新的訓練方式及教育體制的配合著手。
客家文化意象的想像与建构:以胜兴国际桐花村为例
作者:林锡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文化意象  胜兴  桐花祭 
描述:?在此問題脈絡下,本研究以苗栗勝興「國際桐花村」的客家文化意象的創造與轉化過程,提供一個社會學的田野觀察與分析。之所以選擇此一地區,係有鑑於勝興經常成為全國「客家桐花祭」之主祭場,在客家文化現代化過
全球地方化下的社区媒介─从美浓月光山杂志社谈起
作者:刘忠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月光山杂志  社区媒体  地方文化  全球地方化 
描述:討著人們如何過生活和過日子的方式,而「全球地方化」所要闡述的,亦即文化同質化與地方文化在彼此互動的過程當中,所開展出的文化多元的景緻。深究而言,文化同質化或地方文化的背後,事實上都隱含著不同過日子的論述方式,也就是說,當不同文化之間彼此交匯之際,亦表示不同的論述彼此進行詮釋權的主導争戰。社區媒介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形式,在面對不同文化的影響之下,應該如何發揮其凝聚社區意識和認同的影響力?更甚者,它在文化同質化與地方文化互動的過程中,究竟突顯出什麼樣的意義?在不同的論述與過日子的方式彼此錯綜的過程中,它的選擇又是什麼?我們藉由考察政經勢力對「全球地方化」的刺激,一方面企圖為地方文化在全球資本結構的困境中尋找出路,另一方面也藉此與「全球地方化」的理論進行對話。本研究是以高雄縣美濃鎮的社區報紙──「月光山雜誌社」為研究個案,並以美濃的「反水庫運動」作為不同文化交匯的考察脈絡。研究發現,「月光山」在美濃水庫所帶來的文化同質化及其與地方文化交匯的過程中,選擇站在保存在地文化的陣線,並藉由對美濃在地文化的強調與實踐,一方面建構了在地文化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另一方面也喚起社區成員主動參與美濃文化建設的工作,並為保存美濃傳統的客家文化而努力。
六堆旧市街生活与空间组构之研究 - 以後堆内埔广济路街屋为例
作者:刘嘉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埔  街屋  类型  环境行为研究  客家  六堆 
描述:析等方式釐清客家街屋在使用變遷上的機制,街屋空間的組成與使用,常因為各家條件考量因素的有所不同,新與舊在客觀的條件下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其空間長成的機制亦成為有趣的議題。 本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聚落中發跡較早的「內埔」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街屋建築之空間分析其組成與使用變遷,發掘客家日常生活與行為之特殊性。 本論文討論主軸有四: 一.客家街屋的特質與演變機制 街屋在狹長空間的密集串聯下所隱藏之空間序列,為街屋的形式密碼,可藉由序列之分析與模擬了解現代與傳統街屋之異同。 二.居住者對於街屋空間之使用行為 空間的實質意義為人類使用而定,故在空間生成時即已定義空間屬性,空間經由時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在其定義與使用上有其變化機制。 三.新舊案例空間之組成與分析 研究範圍中一百一十八間街屋新舊夾雜,新中有舊、舊中有新,目前空間上已呈現多樣的組成,為變遷研究中價值與操作性較高的案例。 四.非尋常的客家祭祀行為 祭祀行為成為客家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研究過程發覺其文化特殊性,並記錄保存此特有文化資產,成為本研究論文中之行為研究篇章。
恒春地区东片山客无到聚落研究
作者:张靖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聚落  福佬客  六堆  中央山脉  恒春 
描述:7年。在聚落研究的分類上屬於區域性聚落空間與形式之便遷研究,企圖全面性地瞭解影響客無到聚落發展的因素、客無到聚落的建構、對母文化的移植與變異。   研究方法上,先以前人研究建立起知識體系,並採取歷史文獻的解讀、各年代輿圖的套疊、田野調查所得之研究資料來撰文,將全文分為區域發展歷程與內部族群關係及互動、領域的構成與界定、聚落實質環境的構成與形塑、構成元素的作法與其形塑出的領域界定,共四章,首先摹擬出客無到所處的空間場域,再依空間層級的劃分,由領域、聚落實體環境、元素的營建體系來逐一檢視各層級的問題。   本文指出,客無到掌握、經營族群關係作為生存條件,承襲原鄉經驗與宇宙觀,採取宗族簇群的方式,建立血緣認為的城仔為基礎單元,逐次向外的三層防禦工事、緩衝區、天然屏障,形塑出防禦型態的聚落,各城仔共組聚落所憑藉的是我群的身份認同,但自然與歷史條件,使得領域由各聚落邁向區域整合,民眾轉往領域所界定出的地緣認同而造成變遷,發展出具地域特色的聚落型態而有異於六堆。   本文也可視為是篇關於族群文化的研究,為尚有客家認同的客無到留下紀錄,並銜接起六堆客家發展歷程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