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33)
期刊(1125)
学位论文(827)
会议论文(68)
图书(37)
视频(3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33)
期刊 (1125)
学位论文 (827)
会议论文 (68)
图书 (37)
视频 (36)
按年份分组
2015(36)
2014(1611)
2013(392)
2012(402)
2011(373)
2010(332)
2009(190)
2008(201)
2007(108)
200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873)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4)
民俗研究(4)
建筑学报(3)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
政协天地(2)
声屏世界(2)
内蒙古体育科技(1)
台湾学志(1)
改革与开放(1)
国小客语教科书的性别角色内容分析
作者:刘淑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客家妇女  教科书  性别角色  偏见  性别平等 
描述:以「男女人次」、「角色特質」、「兩關係」、「職業」和「楷模貢獻」作為分析類目,分析的對象是苗栗縣版、康軒版、南一版、翰林版、桃園縣版和新竹市版等六個版本,共59冊。透過量化統計和質敘述,發現六個
无机聚合物胶结古迹夯土材料之物性研究
作者:何恭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夯土  无机聚合物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介面剪力强度  古迹修复 
描述:特的耐久,非常值得加以研究探討。此外,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記載,若能利用現代科技結合傳統夯土技術,並改善其力學特性與耐久,可提供未來古蹟修復相關單位做為參考與利用。 故本研究利用無機
客家俗谚中性语言之研究
作者:林素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俗谚  性语言  客家 
描述:查法,從三個方向進行語料蒐集:1.客家諺語之專書、2.期刊以及學術論文、3田野調查和網路搜尋,共蒐集約400筆含語言之客家俗諺作為研究基礎,並透過語料內容分析法和詮釋法,從詞及使用的功能二個層
台湾客家谚语中的男性研究
作者:刘怡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谚语  男性  谚语 
描述:」以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角色加以分類;婚姻 是家庭結構組成之始,「人夫」的角色及其重要,從婚前的擇偶乃至婚後的相處都蘊含 著人生的智慧,更可從中一窺兩互動的真實面貌;「人父」則是跳脫人子、人夫的角 度
女性村长在推动客家社区事务领导特质之研究
作者:谢秀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领导者  客家女性  女性领导特质 
描述:特色的相互關係。從訪談、觀察、文獻分析中得到相關資料,加以分析探討。 本研究論述發現結果: 一、突破傳統客家庄的別刻板印象,證明能力比別重要。 二、父權社會的別價值觀,限制女性社區領導者的成就
慢性病病人之成人健康知能程度与医疗资源利用相关之研究
作者:李懿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人健康知能  慢性病  医疗利用 
描述:的目的包括一、引進成人功能性健康知能測驗,並配合國內社會、文化情形,進行適度中文版的修訂。二、瞭解慢性病病人的成人健康知能程度的高、低與分布。三、探討健康知能程度與慢性病病人之別、年齡、族群、社經程度
族群通婚中的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作者:鍾佳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決策權  家務分工  族群婚姻  性別文化 
描述:係的影響力,但是針對族群婚姻所作的直接探討仍舊十分缺乏。族群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如何影響夫妻別關係?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族群婚姻中的別關係,並以互相關聯的結構觀點來看待變動與多元的婚姻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
作者:陈志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现代性  互动  新农村建设  客家社会  探索 
描述:象,立足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的田野调查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切身体会,旨在对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并总结其发展规律! <br> 文章从
亲密与冲突的母女关系:以客家女性论述传承为例
作者:蔡宜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客家女性  婚姻  家庭 
描述:下一代的規範準則。然而,這套客家女性論述是否影響著現代的客家女性?當今的客家女性如何看待這套客家女性論述? 在文化傳承和別角色的養成中,家庭扮演很大的影響力,為別提供社會角色,使個體合乎社會文化
权力、知识、主体性:Thomas S. Popkewitz
作者:涂志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  後结构主义  批判教育研究 
描述:進行Popkewitz思想的應用,面對客家人主體不易出現,在尋求客家主體解放途徑上,筆者透過「客家人主體不易出現如何形成」或「客家人主體何以不易出現」的提問方式,把焦點移向客家人主體的歷史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