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作者:练春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汇 
描述:该文选取了闽粤三省的九个客家方言点,调查了3000外条词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纵横、内外的比较分析.
四川客家话的变化与语言环境:以西昌和成都两地客话为例
作者:肖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西昌客话  成都客话  语言演变  方言接触 
描述:层面的描述。其次,分别将西昌客家话、成都客家话与粤东北客话进行比较。结合西昌客家话和成都客家话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四川境内客话语音演变的现象、原因,描述语言演变与语言接触的规律、方式。这对揭示西昌
梅州客家山歌的源流与现状
作者:蔡小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山歌  源流  现状  思考 
描述:东北,全市所辖七县一区,除丰顺县南片的几个乡镇外,都是纯客家人居住区,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被誉为盛开在南粤大地的一株山茶花,而梅州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这里的客家山歌,是一座民歌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作者:夏水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石窟河  客家  移民  台湾  原乡 
描述:区,属于纯正的客家地区,处于广东省的东北部地区,故常常被称为“粤东”。从明末清初开始,这一区域的开始有人移民台湾,到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高峰。清代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移民台湾,除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广东客家村社群体生计模式研究
作者:何国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聚居区  民族特点  民族文化  族源学  民族心理素质  客家  广东 
描述:区客家,座落在粤东北五华县境内万山之中。五华是国务确定的贫困县之一,双河是该县文葵镇里江管理区的一个大村,建村已有272年,由十二个自然村组成。 第二个研究样板是东联管理区的三个自然村:田平
宋元之际东南地区移民研究
作者:王仁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战争  二王  文天祥  移民  岭南开发 
描述: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到1279年厓山之战南宋灭亡为时段,研究元军在向南推进过程中,东南地区(今浙、闽、、粤等地)各族人民迁移情况。
彬州土话语音及词汇研究
作者:范俊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音  彬州土话  词汇 
描述: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对其中某些特殊的语音现象作初步的探讨。 第五章就郴州土话与湘群北片、湘语南片、语、客方言四种方言的典型语音特征进行比较,用计量方法分析郴州土话与各大方言在语音特征上的接近
醴陵方言词汇研究
作者:颜艳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醴陵方言  词汇  比较  特点  关系 
描述:前人研究整理出的方言、湘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常用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出醴陵方言词汇与、湘、客家三大方言词汇系统不同程度的接触关系及历史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对醴陵方言词汇的语法特点进行研究,大致呈现出
增江流域村落研究
作者:陈惠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增江流域  村落  建筑  广府  客家 
描述:部与北部为客家系文化圈,西南部为广府系文化圈。强势的广府系文化圈不断向外扩张,当它向东北的客家系文化圈发展时,却遇到客家文系化圈的强大实力而停滞下来,于是两文化圈在这个文化交接地带相互斗争以至共存
龙南关西新围的建筑设计研究
作者:刘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西新围  建筑空间  建筑装饰  设计观念  艺术研究 
描述:究采用的是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建筑测绘法等研究方法,采集了完整的平面资料和立体资料,并结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方法,对关西新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文章从赣南客家方围的文脉传承、建筑的空间特征及其功能、建筑的装饰装修、关西新围的设计意识、设计思想、文化意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赣南客家方围是怎么来的,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汉代坞堡是赣南客家方围的原型这一结论。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对关西新围建筑空间的研究,得出关西新围空间划分合理,空间功能种类齐全,对空间做到了充分利用,在对空间的规划中既有崇先敬祖的文化因子存在,又充斥着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等思想意识。第三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章主要是对关西新围的装饰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筑单体和建筑小品的研究,从中得出关西新围在装饰中的审美取向是材精、工巧,既要祈祥纳福还要讲究面子和排场。祠堂是主要的装饰空间,充分发挥着现实存在的物质中轴线地位和凝聚宗族精神的中心地位。第四部分是由物见人,通过以上三章的研究得出在关西新围设计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主要是功利的趋吉避凶的风水观、超前的生态观,以及追求权利的心理观。第五部分是对关西新围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得出关西新围具有一定的建筑成就,是民间建筑中的阳春白雪,但其地位不能被过分夸大,以及对传统建筑的非本质复制会造成建筑光晕的消失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