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73)
期刊(418)
视频(59)
学位论文(46)
图书(31)
会议论文(6)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73)
期刊 (418)
视频 (59)
学位论文 (46)
图书 (31)
会议论文 (6)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8)
2013(215)
2012(289)
2011(239)
2010(227)
2009(118)
2008(131)
2007(40)
2006(27)
2004(10)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56)
南方都市报(72)
深圳侨报(42)
赣州晚报(24)
嘉应学院学报(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装饰(3)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1)
音乐时空(理论版)(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
宁化客家妇女“接珠”仪式的人类学观察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化  妇女  接珠 
描述:讨了当地妇女的地位、妇女的观念与妇女的休闲等问题。
客家妇女蓝衫服饰
作者:范强  期号:第7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妇女  蓝衫服饰 
描述:本文概述了客家妇女蓝衫服饰款式的特点,与中原文化的差异相关联的围屋建筑以及其审美特色特点,展示了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风格。
壮族妇女与客家妇女的异同性探析
作者:袁丽红 滕兰花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妇女 
描述:壮族地区与客家地区类似的生活环境,使壮族与客家的妇女具有许多共同特性,如不缠足、善唱山歌、能吃苦耐劳、勇于斗争,在生产和生活中承担了比男子更多的劳动等,但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客”与“主”——略谈客家妇女的生活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作者:章颖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妇女 
描述:文章从“客”与“主”的辩证关系入手,论述客家妇女的生活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闽西客家妇女民间信仰活动的原因初探
作者:陈曼娜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时空(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  妇女  民间信仰 
描述:近年来,随着宗教自由政策的落实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各地民间信仰活动也日趋活跃。客家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妇女已成为民间信仰活动的主体,其信仰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到妇女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客家地区所作的田野调查和前人的文献资料,对闽西客家妇女民间信仰活动的原因作一分析。
客家妇女“围身裙”的艺术美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围身裙  纹样  结构  线条 
描述:文章从客家妇女"围身裙"的装饰纹样入手,从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客家妇女"围身裙"在纹样的构成、色彩方面达到寓变化于统一、融合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为一体的艺术之美。
太平天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的民俗辨析——论妇女参加生产劳
作者:廖胜 王晓南  期号:第1期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妇女  生产劳动  壮族妇女  客家妇女  劳动习俗  妇女解放 
描述:妇女广泛参加太平天国的各种生产劳动和后勤工作,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一大措施,只是广西客家妇女、壮族妇女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理所当然的延续,是广西地方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反映。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广西客家妇女
作者:施义慧 刘大可  期号:第4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妇女  太平天国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描述: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广西客家妇女
性别与社会分工:以梅县客家妇女为研究重点
作者:侯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妇女  性别  社会分工  梅县 
描述:广东梅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旧时的梅县客家妇女,秉承了客家人的美德,吃苦耐劳,崇尚文化,尊老爱幼,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外耕田割(艹鲁),在家侍奉父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而男人则或出外谋生或读书习文。时至今日,梅县客家妇女仍是生产劳动的主力军,家庭事务的主心
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教育:兼论女子教育不能作为太平天国男女平
作者:王晓南 廖胜  期号:第3期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妇女  教育  宗教思想  封建礼教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 
描述:太平天国主张并重视妇女教育,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是太平天国男女平等思想的体现,更不是解放妇女的一种自觉的主观措施.从太平天国妇女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用途来看,它只是太平天国宗教思想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客家妇女教育的遗风,没有摆脱传统封建女子教育的范畴,本质上仍是封建传统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