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围龙屋的传统环境知识及其重叠性: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重新
-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梅州 民居 围龙屋 景观人类学
-
描述: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性,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
客家围屋,无围不成村
-
作者:吴智宏
期号:第6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始兴 客家先民 土著居民 家族 围屋 迁徙 考证 聚居 抢劫 防范
-
描述:据考证,围楼得以兴建的缘由,是各地几经辗转迁徙至此的客家先民,在立足生根后,为避免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防范山贼和土匪抢劫财产,而生发必须建造坚固住房、大家族聚居以自保平安的念头。始兴围楼就这样应“念”而生。
-
画栋雕梁 意醉心迷: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之装饰艺术鉴赏之三
-
作者:李禾丰 李艳
期号:第4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客家人 精神境界 装饰艺术 建筑 民间壁画 理想品格 造型 雕饰
-
描述:客家围屋房梁雕饰和民间壁画别具一格,大致利用谐音造型和形象寓意手法,反映出客家人崇德慕贤的理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围屋内的房梁雕饰利用谐音造
-
赣南客家围屋之价值体现
-
作者:赵利敏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围屋 建筑构造 价值体现
-
描述:客观来看,历史上的宗教绘画、文人画、宫廷绘画及现代绘画都与民间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客家文化载体的赣南客家围屋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在中国建筑发展和传统民间审美传承上有着不可沽灭的影响。本文从客家围屋的文化艺术价值及经济与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反映客家人对居住的要求及其价值所在。
-
客家古民居(之二)铁树花开围龙屋
-
作者:石湾
期号:第7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学名苏铁,原产于热带,在高纬度地区,终生不开花,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原始种子植物之一,有“植物界大熊猫”美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而我看到铁树开花,是5月末在广东梅县丙村镇群丰村的客家围龙屋
-
关西新围: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建筑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关西 民居建筑 客家人 客家民居 三进 中轴线 封闭 中国网络媒体 独特魅力
-
描述:客家,一个没有根的称呼;客家人,从北方漂泊到南方,在这里扎下了根;客家建筑,一如他们这族人,防御,封闭,隔世,希望有安宁的世界。11月28日,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位于赣州市龙南县的关西新围,在绵绵细雨中领略了赣南客
-
从高屏六堆民居看客家建筑文化的传衍与变异——以围龙屋建构为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2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六堆地区 围龙屋 伙房
-
描述:台南六堆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民间族谱及访谈资料,其祖先称粤东梅县及蕉岭县是其原乡。当地集宗祠与民居为一体的建筑叫做伙房。其建构之文化要素与原乡的围龙屋文化无异。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围龙屋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变迁及原因。
-
客家人聚合性格与围屋―以广西贺州客家为例
-
作者:韦祖庆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性格 围屋 生存
-
描述:出于生存斗争的需要,客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抱团性格,这对于保持客家民系特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抱团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能够生成极富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保守自闭性。围屋作为客家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客家人的精神窝所,抱团性格与围屋意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
走出“围屋”──《走进多彩的生活》观后印象
-
作者:刘友林
期号:第S3期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围屋 主持人 摄制人员 拍摄风格 节目主题 生活层面 客家围 健美操 吸引观众
-
描述:走出“围屋”──《走进多彩的生活》观后印象
-
龙南:古老的客家围屋
-
作者:罗香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学科背景 龙南县 中华民族 鹅卵石 关西 三合土 方言
-
描述: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支系。客家的方言系统、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等方面特色鲜明,是开展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标本,吸引了不同国籍、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的目光。
上页
1
2
3
...
8
9
10
...
72
73
7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