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80)
期刊(779)
学位论文(230)
图书(200)
视频(72)
会议论文(41)
人物(4)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080)
期刊 (779)
学位论文 (230)
图书 (200)
视频 (72)
会议论文 (41)
人物 (4)
图片 (4)
按年份分组
2015(75)
2014(1271)
2013(588)
2012(601)
2011(625)
2009(246)
2008(239)
2007(121)
2004(33)
2002(6)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84)
其它(384)
赣南日报(180)
客家研究辑刊(60)
源流(9)
客家(5)
资源导刊(地质旅游版)(3)
山花(2)
散文(1)
时代文学(下半月)(1)
无法逃离(小说)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翠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己的身体在颤抖。 苏北海安城都天庙的广场上传来军人出操的呐喊声。周米珍能分辨出,“-、二、三、四!”那高亢有力的口令声,是发自她最心爱的人。那个叫杨宗凯的男人,刚刚还用温暖的怀抱呵护着她,被窝里还残留着他的浓烈气息。 似乎,只有在他的怀抱中,周米珍才不会感到寒冷。周米珍细细地回味着昨天晚上和杨宗凯在床上的疯狂时,不由地羞红了脸,忍不住微笑起来。 等国民党中央军整编65师直属团上校团长杨宗凯裹挟着一阵冷风进来时.周米珍的脸庞依然是红扑扑的。 周米珍的卧室坐落在苏北重镇海安城名流韩国均的私家花园别墅里。 1946年9月,华中野战军粟裕、谭震林部北撤后.韩公馆就从新四军的指挥部变成了国民党军整编65师的师部。 65师少将师长李振,时年46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他是孙中山大帅府警卫团的连长,北伐战争中的一员虎将。“七·七”事变后,率65师在广东战场和日军浴血奋战。1942年4月,海安人杨宗凯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第一总队步三队一毕业.就在李振麾下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很快成了李振的爱将。 1946年夏,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陈诚抵达南通,调兵遣将,督促部队进攻苏中解放区。在长江两岸的南通、扬州、镇江等地,集中了整编第49师、65师、第83师、第25师等共15个旅约12万人,由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指挥.围困只有3万兵力的华野,计划占领整个苏皖解放区,然后在山东和解放军决战。 离开家乡已经四五年的杨宗凯在广东接到开拔的命令,欣喜若狂。因为,他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周米珍了。 七八月间,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华野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军5万多人。李振的65师也是损兵折将。这是李振领兵以来第一次被打得颜面丧尽,威风扫地,所以,这几天,李振郁闷着呢。 杨宗凯倒是如愿以偿。华野主力撤退后,李振就为爱将和周米珍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并把韩公馆中最好的一幢小楼给他们做新房。 看到周米珍脸颊潮红又浑身发抖,杨宗凯吓了一跳。伸手抚摸她的额头,滚烫,杨宗凯知道,周米珍病了。 虽然杨宗凯的叔祖父杨仁礼是苏北有名的老中医,人称“杨仲景”,但他远在曲塘镇南部的周杨庄,那一带.近来是共产党苏中军区第一分区特务团及海安县独立团等地方武装活跃的地方.将他接来,多有不便。远水解不了近渴,杨宗凯便喊来警卫队长.命令他立即把海安城最好的中医韩正斋请来。 随着一声“宗凯啦小周妹子啦”带有广东客家口音的官话,满脸络腮胡子的李振师长走了进来:“怎么啦?好你个宗凯,怎么照顾人的?把我小周妹子照顾出病来,当心我扒了你的皮!”周米珍从被子里探出头,叫了声:“李大哥,没事,着凉了。” 李振说:“宗凯啊,明天你就不用带部队下去了,好好照顾小周妹子。” 这段时期,65师根据第一绥靖司令部的部署,对共产党控制区发动了第一次“清剿”,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对这样自相残杀的战果,李振是输也沮丧,赢也沮丧。而这样的沮丧,他还不好在部下面前表现出来。杨宗凯率兵“扫荡”,很快控制了海安的大部分地区,迎接凯旋的杨宗凯时,李振还得狠狠地夸奖。 在李振言不由衷的夸奖中.杨团长为了党国的利益,越发地尽心尽力了。 韩正斋和杨宗凯的叔祖父杨仁礼有一个类似的名称,在海安城,人家都叫他“韩仲景”,有“南杨北韩”之称,名头响得很。韩老先生由儿子韩鹏陪着,来到了韩公馆。 左手摸着一把白胡子的韩正斋坐在拨步床前的椅子上,闭着眼,右手搭着周米珍的手腕,良久,才踱将出来。 韩正斋道:“夫人关节酸楚,恶寒发热,脉象濡数,脸红苔白,当是湿邪在表,老朽的治法是解表除湿。” 二 韩正斋拈了毛笔,写了一方:薏苡仁一两,豆豉一钱,藿香三钱,佩兰两钱,薄荷三钱,杏仁三钱,蔻仁三钱。 漂亮的行草,写完,老人搁笔,站起:“先服三剂试试吧。” 一剂药喝下,周米珍就觉得精神大好;两剂药喝完,她就起了床出了门,让杨宗凯陪着到公馆前的上官运盐河上溜起冰来。 周米珍在冰面上慢慢地走了几步,跺了两脚,感受了一下冰的厚度。她戴着手套,穿着貂皮大衣,出神地看辽远的天空,灰暗的太阳,思绪飘洋过海,飞到很远的地方。周米珍决定离开这里。她再也不愿意呆下去了。是的,这里是家乡,这里还有亲爱的杨宗凯.但自打日本人离开后,这里的血腥味愈来愈浓……自从和杨宗凯结婚后,她更是下定了逃离的决心。 她的要求很简单:和杨宗凯逃到一个没有硝烟没有枪声的地方。 杨宗凯的计划是,春节后,部队调防前,送周米珍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到香港,再然后,从香港到美国。杨宗凯答应她:你先走,等安顿下来后,我再寻机和你汇合。李振师长表示,他会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帮助小周妹子离开这个鬼地方。 周米珍并不知道.作为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杨宗凯是不可能像她一样从战火中脱开身的。杨宗凯的计划中,并没有陪她逃离的环节。 “米珍,外面冷,还是回屋吧。”杨宗凯伸过手,搀着她。 周米珍打了个寒噤,“嗯”了声,沿着石阶,向岸上爬去。不过10来个台阶,就把周米珍累得娇喘吁吁。 抬起头,一个扎着头巾、拖着长辫、穿得鼓鼓囊囊的年轻女人正微笑地看着她。 “凤英姐!”周米珍一把抱住她,快活得跳起来。 三 周米珍和高凤英虽然只是邻居,但亲如姐妹。高凤英只比周米珍大三天,因为周妈妈没奶水,而高妈妈奶水旺盛,所以,两个女孩几乎是喝着同一个人的奶长大的。 两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周米珍的父亲周文达是海安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一直以乡村私塾先生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家境也相对富裕,周米珍从小衣食无忧,读书写字,生活闲适安康。周米珍的母亲原本是大家闺秀,曾经留学美国。只是因为后来家遭土匪洗劫,家道中落,她才不得不提前回国,下嫁给了周文达。 1938年5月26日,日军下乡扫荡,沿着上官运盐河两岸杀掠,970多间店铺、民房遇了地震飓风火灾似的。面目全非.72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杀。 这72人中.就有周米珍的父母和高凤英的家人。 这一天,13岁的周米珍恰好陪从婆家回来的高凤英而逃过一劫。 因为贫穷,高凤英陪周米珍在私塾里读了半年书后,不到8岁,就在里下河的水荡中撑船下网,取鱼罾虾。12岁,便嫁给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不到一个月,新郎病重夭折,婆家原指望娶个童养媳为病儿冲喜,谁知,高凤英才嫁过去就成了小寡妇.也成了婆家不付工钱的长工。还好,婆家离娘家并不远.高凤英可以时常溜回家来,找娘家人诉诉苦,找周米珍说说话。这一天,两人钻进周杨庄村后的小树林,一边吃着周米珍从家里带来的桃酥饼.一边说些姑娘家的心事,突然就听到了激烈的枪声.吓得两人躲在树丛中不敢动弹。等枪声远去并停下,暮色渐渐降临,两人才走出树林。 掩埋完亲人的遗体,高凤英回到了婆家,周米珍被父亲的好友兼同志杨森带回家抚养。 杨森就是杨宗凯的父亲。而杨宗凯,也曾是周文达的学生。 当时,杨森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海安县党部委员兼曲塘区区长,在曲塘镇上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粮行。将周米珍接来后,杨森就把她送到邻近的泰县私立时敏
“中国第一大金矿”瞒报污染事件调查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读报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这都是最近死鱼闹腾的”,下都乡璜溪村的薛平向记者指出。他是璜溪村众多养殖户中的一位,网箱中养了6万多尾草鱼、4万多尾鲤鱼、1万多尾花鲢等。“紫金矿业可把我们害惨了。(损失)几十万元呀。”当地人表示
国民两党积极备战五都选举
作者:李贺  期号:第22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国民两党精心打造辅选团队。 国民党方面。在推出所谓五都参选人“黄金阵容”后,国民党的辅选作业不断加强。一是高层担任辅选重任。马英九确定将在此次选举中担任重要辅选角色,目前已在大台北地区密集出席地方活动,9月国民党中常委改选后则会正式启动辅选行程。6位副主席则各自认领责任区,林丰正负责新北市,蒋孝严、詹春柏负责台北市,江丙坤负责大台中市与台商,黄敏惠与曾永权两人负责大台南市及大高雄市。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将主要辅选精力放在南部两都。此外,国民党还推出五都参选人“应援计划”,相互辅选,共同造势。二是五都参选人也正积极筹组竞选团队。台北市,郝龙斌在市府团队之外另组竞选团队。新北市,朱立伦竞选组织也有不小进展,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确定将任后援会会长,台北县长周锡玮则有可能出任竞选总部主委。大台南市,郭添财竞选总部预计于7月正式运作,目前利用“行动办公室”进行活动。此外,胡志强、黄昭顺也正在积极筹组有力的辅选队伍。 民进党方面。目前,该党中央虽面临党主席、秘书长都“下海参选”导致中枢缺员的情况,但辅选的大致架构已初步浮现。一是在中央层级成立指挥中心。除了基本确定由曾助其打蠃“三合一”选举的吴乃仁再度出山任秘书长外,还已组成“五都选战小组”,由吴乃仁任召集人,陈明文、陈其迈、李应元、罗致政为成员。二是各个选区的辅选团队基本就位。新北市,蔡英文将各方人马纳入辅选团队,而苏系子弟兵更是主力。民进党副秘书长洪耀福担任总协调,苏系大将林锡耀担任竞选总干事,台北县党部主委吴秉睿负责全面动员,前“立委”萧美琴、罗文嘉和李文忠等新系人士随时准备投入竞选活动。台北市,苏贞昌的竞选班底由政策、组织、文宣及网络四大部分组成,多由不到40岁的新兴世代负责,充满活力。大台中市,前“新闻局长”林佳龙出任苏嘉全的竞选总部主委,民进党发言人蔡其昌出任总协调,台中县党部主委郭俊铭出任台中县竞选总部主委。民进党台中县市卸任“立委”与此次不参选的县市议员还将组成选战决策小组,并由蔡其昌、客家事务部主任杨长镇、台中市党部主委陈大钧等人负责对外发言事宜。大高雄市与大台南市方面,陈菊及赖清德各有固定班底,中央党部主要负责后勤支持。 选战策略 为在年底选举中更加灵活机动、制敌先机,蓝绿双方分别制定不同选战手法。 国民党方面。一是总体策略采取“北守南攻,步步为营”。即在中北三都推出“郝强立”组成的“黄金三角”阵容,利用执政及基本盘优势,守住北中三都,实现总席次过半。同时,鉴于南部二都整体声势较低、参选人实力相对较弱,国民党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亲自坐镇操盘,企图利用一切机会冲高蓝军在南部的得票率,缩小蓝绿选票的差距并拉高议员当选席次。为激励士气,金溥聪更喊出要在南部打场“翻盘之战”。二是在战术上突出攻击绿营弱点。如在北部二都,针对民进党“双城奇谋”打造“双城连线”;利用苏、蔡关系不睦的传闻激化二人“2012矛盾与心结”;凸显二人“踏板、过水、求输”的心态削弱其参选正当性;逼二人就ECFA、“中华民国是否为流亡政府”等议题表态。在南部,则在凝聚泛蓝危机意识的同时,主攻民进党“执政时间过长、积弊过多”等议题。 民进党方面。一是通过“五都连线、分进合击”主打团体战。由于民进党认为南部二都已是囊中之物,只有扩大南部优势并在北部有所斩获才算赢,因此将选战重心锁定台北市与新北市。目前,民进党让苏贞昌和蔡英文主攻北部二都,一方面力争在北部缩小蓝绿差距,甚至夺下一至二席“市长”之位,另一方面则企图迫使蓝军回防北部,借机扩大其在南部的领先优势。民进党中央还称,“五都之战是总体战,未来还会进一步制定总体战略规划和布局,以最强战力赢得五都胜利”。二是在战术上体现地区差异。民进党根据南北差异提出不同应战之策,北部回避两岸议题,主攻马当局施政不佳与各县市施政缺失,南部则主攻反ECFA等意识形态议题。 选战主轴 为扩大自身影响、压制对方声势,国、民两党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 国民党以“拼经济”为五都选战的主轴。由于蓝营预期两党交锋点会在“对台湾未来经贸策略与对两岸的态度”,因而提出“决战经贸、决战城市竞争力”、“繁荣地方”、“民生脱困”、加强两岸经贸等共同政见。同时,各参选人还根据当地情况提出具体口号。郝龙斌诉求“让台北市晋升为国际一流城市”,主打“花博牌”、“环保牌”。朱立伦表示要“让新北市与台北市共荣、共同发展、并驾齐驱”,要连接基隆港、台北港及桃园航空城,建设捷运新线路。胡志强诉求“让下一代幸福”,强调要提高大台中市的就业率和竞争力。黄昭顺表示,要“拼经济、救失业”,“降低高雄市全台第二高的失业率,让高雄港回到世界第三名”。郭添财规划“两岸经贸营运特区”,并向马当局争取增加大台南市统筹分配税款,提出教育改革等主张。 民进党以“幸福生活”为选战主轴。由于岛内经济已出现强劲的回升势头,无法再炒作经济景气的问题,加上近期岛内媒体民调显示,民进党执政县市在民众生活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方面都比较突出,因而将“幸福生活”作为该党主要文宣诉求,进而希望借此重新擦亮“绿色执政、品质保证”的招牌。同时,为凸显蔡英文,该党准备将“十年政纲”中的区域建设理念列为五都参选人的共同政见;为讨好“基本教义派”,该党将与“急独”势力加强反ECFA活动。此外,民进党五都参选人也将在共同政见的指导下,根据所在选区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见主张。目前,苏贞昌、苏嘉全分别针对台北市、台中市治安问题大肆批评蓝营执政不佳,提出“拼治安”的政见,赖清德提出要建立“双都心”解决大台南市合并后台南县边缘化的问题,陈菊宣称要打造“高雄海空经贸城”。 巩固基层 为充分调动基层选民投票热情,两党五都参选人正采取各种手段争取基层民众认同。目前两党参选人的手法都不外乎,拜访地方大老、派系势力、社会团体,到集市庙宇等人口密集处频繁露脸等。 国民党方面。台北市,郝龙斌大力推动市政,利用各种场合与社团、群众交流沟通。新北市,朱立伦通过落户三重市加强与泛绿民众接触,同时跑遍29个乡镇市,相继拜会前台北县长林丰正、邵恩新、前台北县议会议长洪吉春、许再恩等政坛大老,会见新庄市长许炳昆、新店市长王美月等现职地方势力,积极参加妇女社团、中小学校、基层党员干部活动。大台中市,胡志强因与台中县渊源不深,将主要拜票行程集中在台中县,深入各乡镇市,拜会台中县议员、政坛前辈,争取“红派”、“黑派”等地方势力支持。大台南市,台南县出身的郭添财展开“团结八方请益之旅”,努力加强与过去关系不深的台南市政界人士的沟通,并规划针对大台南的Long Stay(长住)行动,寻求各界支持。大高雄市,高雄市出身的黄昭顺目前重点放在拜会高雄县政坛大老,同时频繁深入集市、夜市、庙宇等场合,与普通民众搏感情。 民进党方面。各参选人积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拜票,“扩大社会基础”。新北市,蔡英文与朱立伦针锋相对,落户永和市,深入蓝营票仓布局,并选在外来人口较多的淡水镇举行首场造势活动。台北市,苏贞昌除了走访台北市党部、议会,还积极拜会自己在台北县长及“行政院长”任内倚重的政务官及学者专家,争取各界人士支持。大台中市,苏嘉全针对胡志强台中县影响力较弱,迁籍台中县丰原市,全力争取台中县选票。大台南市,赖清德拜会台南县市议会和党团,承诺全力配合市议员辅选:拜会农业水利系统.争取农渔业者支持。大高雄市,陈菊积极拜会沟通不足的高雄县地方势力,密集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内部整合 为弥补提名过程中所造成的内伤,增强对空降参选人的信任,国、民两党均加紧内部整合,其共同手法包括化解误会、弥补裂痕,积极沟通、增加互信。 国民党方面。新北市,目前该党上下都采取“尊周”策略,极力安抚周锡玮,高度肯定其施政成绩,朱立伦也安排多场与周同场造势的活动,积极争取周任其竞选总部主委。大台中市,胡志强相继拜访出身台中县的“总统府秘书长”廖了以、台中县副县长张壮熙、“立委”纪国栋等人,金溥聪也多次前往台中县居中斡旋,希望廖担任胡的竞选总部主委。大高雄市,黄昭顺加强“人和”工作,一再请求“立法院长”王金平出山辅选。大台南市,郭添财加强与李全教支持者的沟通互动,争取修补与李的选举裂缝。 民进党方面。新北市,蔡英文向游
徐晓风:红遍华人世界的“大眼妹”
作者:罗至  期号:第12期 来源:开心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然而徐小凤在生活中是个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多年来她都始终担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她对自己的弟妹们始终照顾得非常周到,为家里人倾尽了心血。虽然在婚姻生活上依1日是孤身落寞,但她有和自己亲情相连的家人
罗思容2008年叫我的歌是"客家蓝调"会好一些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起来了。 生完小孩之后,30岁的罗思容搬到湾潭(是一个有有水,进出要搭人工摆渡船的小村落),开始了她的乡村生活,同时在创作上也有了一种自觉,觉得创作跟自己的生命之间有了一种连接,这是
黄鳝炆黄瓜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鲜,即使偶有所见大多也是人工饲养的,然而在闽西北的小山村里却随处可见天然黄鳝的倩影。那沟渠旁、池塘边、稻田里是它们自由生长的环境。白昼喜藏身于泥水洞穴,或是蛰伏堤岸石缝,夜里出来觅昆虫、青蛙、小鱼为食。在乡村捕捉黄鳝是挺有情趣的事。记得儿时我常捕捉黄鳝,要么在冬闲田里翻泥巴捉正在稻田泥中冬眠的黄鳝,或是在春夜里用松明照鳝。当乖巧灵活的黄鳝从田埂洞中伸出半截身子,探头探脑时,就利索地用鳅钳迅捷地夹去,就可以把它逮住。要是你没经验用手抓,一眨眼功夫这倔犟的小生灵就会溜掉,因为它满身的粘液有极大的保护作用。而最有意思的是钓黄鳝:将废弃的“伞毂子”(或自行车的发丝条)一端磨尖,打个小弯弯即成了钩。用蚯蚓作为诱饵,将蚯蚓从尾至头套在钩竿上,钩尖不可外露。当你拨开水草,发现有黄鳝洞口时,就把钩伸进洞内轻轻一搅,如果有黄鳝,它会来抢钩的,这时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全神贯注。当黄鳝上钩时就慢慢地把它拉出洞外,迅速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其拦腰一钳,掌钩的手必须把黄鳝的头部控制好,相互配合,这样就稳稳地把它装进鱼篓了。用土法上马的方法逮到黄鳝后就可放置水缸中养着。至于黄瓜这种绿色食品,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它是乡民们的家常菜肴。端午时节在农家菜园里随处都可看到那碧绿淡雅、青翠欲滴的黄瓜。 儿时,每至端午节就能尝到那味道鲜美的“黄鳝蚊黄瓜”。烹制这道美食,常常是父母亲密配合,共同烹制的。宰杀那倔犟滑溜的黄鳝是棘手的,因为它体表滑溜溜,加之外观像条蛇,令人望而生畏,一不小心它会借机滑入下水道逃跑。父亲却是一把宰杀黄鳝的好手。只见他用粗糙有力的手迅速提起肥嫩的黄鳝尾巴,将活赳赳的鳝头狠狠甩向硬地,活鳝摔懵后用刀剪划开肚皮,取出内脏,再用石头将其身砸扁,让其骨砸碎(因为骨头里含钙,能补身子,所以在乡下不剔骨头)。洗净,切成小块,即可烹制了。父亲把干净新鲜的鳝血,用“谷烧酒”冲服,说是能补血。母亲把刚从菜园里摘回的鲜嫩嫩的黄瓜洗净,削皮后切成小方块。先是生火,起油锅,当锅烧热后,就倒入黄灿灿的茶油,当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少量捣烂的蒜头及八角,再把切好的黄瓜倒入锅中炒一会,加水蚊至八成熟后起锅装盆。接着,再起油锅,将切好的黄鳝放入锅中爆炒一会,并放入少量的生姜丝、酒酿(可去腥味),当有了几分成色后,就把煮了八成熟的黄瓜倒入锅中搅匀,放些精盐,加入适量的水,盖好锅盖,用文火慢慢炊熟(不要用旺火,要用文火慢慢炆,才能炆出味来)。当锅中飘出一缕缕清香让人垂涎时,便可起锅装盆。这时一盆热腾腾、黄澄澄、嫩鲜鲜的“黄鳝蚊黄瓜”就摆在你的面前,趁热食之鲜美无比,鳝肉香脆酥软,黄瓜清甜可口,汤汁更是鲜甜爽口,妙不可言。每每吃“黄鳝蚊黄瓜”时,母亲就会让我们兄妹几个多吃一些,说是吃了能补身壮体,快快长大。 其实“黄鳝蚊黄瓜”这道节日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鳝含高蛋白、低脂肪,确为病后体虚、身体赢弱、营养不良者的滋补佳品。难怪家乡流传着“夏令黄鳝赛人参”的谚语。而黄瓜所含水分达95%以上,为蔬菜中最高者。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糖类、蛋白质、钙、磷、铁等。祖国医学认为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利水、补脾止泻等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可防治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身热烦渴等疾病。可见,黄瓜是珍贵的食品,不然怎么连宋代诗人陆游也赞叹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端午节正是夏日炎炎、人易疲劳、身体虚弱之时,此时能吃上综合黄鳝与黄瓜两者之营养滋补强身的“黄鳝炆黄瓜”,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大有口福。 “黄鳝炆黄瓜”正因其味道美、营养多,所以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如今,端午时节,不仅家家户户能吃到这道美味,而且在城里的酒楼饭店,民间的筵席上都能品尝到这种人见人爱的节日美食。
苗栗闻香小区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mangazine名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台北市中心开车过去大约一个半小时,半日游或一夜游都很恰当,第二天照样工作也不致太累;若有时间待到天亮,又有许多游玩项目可以选择。 我在苗栗有个秘密基地。第—次随友人在夜半抵达时,立刻对眼前美得不可置信的景象着了迷,同行伙伴们连发出赞叹都压低声音,深恐惊扰了这处迷离幻境。它是位于大湖乡的“湖畔花时间”温泉民宿,老板林惠阳是个传奇人物。 1979年,15岁的他罹患了了小儿麻痹症,终生成为身障人士,更由于治疗过程中吃下太多药物,使得他必须长年洗肾。从美术系毕业后,他创立的“合欢卡片”曾经名噪一时,后来计算机制版系统崛起,他的大批员工和传统设备被市场淘汰,于是他回到了出生地苗栗,和朋友集资买下四百多坪土地,自己设计规划出混合日式与西班牙风的“湖畔花时间”。 有了这处最佳示范的“绿色”民宿,许多想到附近投资的同业都来请教他。于是他又买了13甲地,开发起当地的碳酸氢钠温泉,同时买下卓兰镇上一处倒闭的民宿,重新建造为“花自在食宿馆”,辟地种植有机无毒草莓,企图在以草莓驰名的苗栗县大湖、卓兰一带,向农民根植“有机无毒”的概念。他与奈米科技厂商共同研发,制作了涂覆银离子的PE膜来包覆草莓丛,透光性佳的PE膜不会影响草莓生长,却可以在不使用农药及化学肥料的前提下,仍能降低罹病率,同时兼具防尘效果。他再将奈米银混在水里灌溉草莓园,银的正电离子会破坏带负电的单细胞生物,细菌的蛋白酶—被破坏就死了,因此也不必使用杀菌剂。他将草莓送经SGS检测,152项全部达到无农药残留,便利商店从此放心地向他进货,以高价标榜有机无毒的草莓销路供不应求。当地农民在眼见为凭之下,开始愿意参与有机耕作,公推林惠阳为“大湖温泉草莓文史发展协会”理事长。有了这些成果并赢得信赖之后,林惠阳这才真正展开他理想中的计划。他结合200公顷范围内的农民同好,联名签署成立了“坜西坪农业休闲特定区之闻香小区”,向政府申请到二亿补助款,要在五年之内打造—个“闻香小区”,也就是各种不同香味的农作物种植。身为小区常务理事的他,还要辅导农民们将农产品发挥到最高附加价值,例如制成果酱、果干、皂品、精油、糖果饼干、蛋卷、啤酒,以及文化创意商品。这个绿色环境五年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小区内成立了“精油博物馆”,许多街道也都优美得更胜于欧洲先进的环保小区。 草莓、精油、桐花季每年已为苗栗带来可观的产值,但是爱乡爱土的居民们雄心不止于此,他们要以本土精神发展精致文化。在林惠阳小区里的桐花季,他让雪白的桐花瓣掉落在古筝琴弦上,再以精密仪器扩大传播落花的声响,众诗人及画家们临场感受即席创作,农民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正是苗栗人的向往。 除此之外,来到苗栗可不能错过客家美食,因为那里正是台湾客家族群的大本营。本地人传授的美食秘招如下:吃客家菜非点不可的“姜丝大肠”,—定得用温体猪的大肠来煮才会好吃;水库现抓的新鲜鲶鱼煮成清汤,肉质Q嫩鲜美;在地肥鹅的地道吃法,要将鹅油淋在白饭上,再夹鹅肉沾上金桔酱搭配:本地水产小鱼“溪哥仔”,鱼小骨头却很硬,油炸至酥脆才对味:以白苦瓜湿炒的咸蛋苦瓜,才是真正客家味:所谓“客家小炒”不该加花生、芹菜和豆干,也不必加糖,只用五花肉加肥肉及鱿鱼以酱由拌炒,吃时要同时夹起猪肉和鱿鱼一块入口:煎菜脯蛋不能使用萝卜干,而是将萝卜晒干放上半年后,切丝来煮才正确。早年客家人种田很辛劳,太累就会吃不下饭,因此发展出了重口味又下饭的客家菜肴。著名的“擂茶”也是采茶长工的发明,他们将剩饭晒干带到山上,工作空当拿出锅耙一般的千米饭加点盐,放几片新鲜茶叶,顺手拣起茶树枝或番石榴树枝捣碎,冲些热水就成了‘擂茶’。米饭可以暂时果腹,盐分补充电解质,茶叶可增添风味又富含儿茶素,以现代眼光看来,可真是环保(废物利用)又养生哪!
金贵源食神:高贵不贵打造江城美食超级航母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今日湖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溏心鲍鱼”里面比外面香,里外颜色一致,成为众多食客宴席的必备之物)。 “香港圣汤豆捞”被誉为“豆捞典范”,是以精选海鲜、极品肥牛、肥羊、珍稀菌、手打丸滑为主的绿色、营养、健康、时尚餐饮。这样
A WEDDIN GIND IN THE HAKKA WA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风味,既让我们看到汉族南迁后与岭南百越民族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又能感受到客家婚俗的独特魅力:那就是客家人的婚俗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淳厚的婚姻习俗,体现出强烈的中原古风。 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客家人的婚姻礼仪,遵守了中原古婚礼中的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请期(择日)、亲迎(迎亲)等?? “六礼?? ”(约先秦时代形成的,结婚必经的六道手续)。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婚礼已经随时代变化,变得简单化和自由化了,但客家的婚礼仍然据中原古礼进行,所体现的中原文化传统甚至比中原地区还要明显。当然,随着时代变化且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现在的客家人缔结一门婚姻,已不再严格恪守“六礼”制,但基本程序还是保留着,如“合八字”“讲彩礼”、“定日子”、“报日子”等,仍是传统“六礼”的延续。“六礼”中的很多仪式我都无缘亲见,只是从当地德高望重的嫁娶理事先生李洪涛那里听来的。但其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迎亲环节我是亲历了,并用图片留下了一幕幕热闹场景。 一大早,古老的江氏客家围屋重又焕发了活力,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每个人嘴里都道着吉祥。大红的喜字、大红的灯笼、大红的喜联,围屋的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喜庆的气息,迎接那即将在此举行的别开生面的婚庆仪式。穿戴一新的新郎,拜完祖宗,谢完父母,就在几个“车郎”(都是男方本族未婚青年)的陪同下抬着轿子,一路吹吹打打前去迎亲。同时,送“祖桌”和??拜帖到女家,祭拜女家祖宗和祠堂,以告知新娘祖宗他们的婚事,求得同意和祝福。大红的轿子一抬到门口,新娘家人就迎了出来,拜了祖宗以后,新郎进门拜岳父母,并给众亲友敬烟,给新娘的弟、妹和侄子、侄女发红包。此时,新娘也做着出嫁前的最后准备,分“姊妹带”给亲兄弟姐妹,表明自己虽然出嫁,但是姊妹情谊不会因此而改变。吉时一到,迎亲的队伍出发了。走在前面的是由四人扛着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轿子。跟在后面的是伴娘和伴郎,他们有的手提礼品、有的肩挑着嫁妆。紧接着是乐队和放鞭炮的队伍,欢快的乐声和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响久久地回荡在这个小山村里。迎亲队伍来到老屋前时,新娘子经过摸柑桔、三牵出轿、踏瓦、遮米筛、过炭火等具有戏剧般的婚俗场面后,新娘由新郎牵着,喜娘在旁边撑着红伞,罩着新娘,朝老屋内走去。 跨过门槛时,另一位喜娘拿着装有小杯子和筷子的筛子在新娘头顶上晃的“哐当哐当”响,以把跟随新娘而来的小鬼吓跑。新郎新娘到厅堂后,理事先生点烛烧香,一边点,一边说着吉祥话:“龙烛点起亮堂堂,新郎新娘来拜堂。夫妻两人同下拜,早生贵子进学堂。” 这一切就绪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理事主持仪式: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拜完堂,接下来就是举行“合”礼,即俗称“饮交杯酒”,客家人又叫“交亲”,俗语有云:“娶老婆,望交亲。”以前这个环节是在入洞房后举行。他们为了弘扬传统婚礼,呈现给大家一个完整的客家婚礼过程,就特地把“合”礼在老屋里举行。这个婚俗过程,当时广西电视台也进行了拍摄。这“合”仪式是这样的:先摆好一张书桌,点亮两盏灯,一壶酒,三个盘子(分别装有槟榔、茶叶、鸡臂蕾,即鸡腿,用红纸扣住),另有装在碗里的已煮熟的两个染红的鸡蛋。新郎新娘并立在桌前,新娘将鸡蛋剥去壳,放回碗里,然后斟两杯酒,请新郎吃蛋饮酒。新娘则侍立一边,以示尊敬,这就是客家传统风俗的“合”礼仪。其桌上摆的东西,每件都有特别的含义:两盏“灯”,必须是新的,以示新添双丁;“槟榔”谐音为“畀郎”,畀,给也,意为从今起新娘就属郎家的人了;“茶叶”,以“茶树”的极强的孳生能力,祝后代繁盛;一对“鸡臂蕾”,以祝夫妻白头偕老,生活幸福,也有夫妻协力,胼手胝足创建家业之意。每一礼仪,都被客家人赋予良好的意义,祝福新人开始甜美的生活。 一对新人礼成之后,婚宴开始了。客家婚宴既是客家人生活风俗的重要见证,也是客家人注重礼仪的重要标志。不懂婚宴礼仪,会被视为没教养。宴席座次一般按辈分,年纪大小或职位高低而论,请外客上座,座次顺序是亲、友、族,大都请外公或舅母坐上席。茶酒先斟给客人,米饭先盛给客人,吃菜请客人和长者先动筷。整个婚宴礼仪习俗过程由乐队指挥着,通过吹打乐把婚礼喜庆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在婚宴上,每上一个菜,都要吹上一曲,吹的曲目都不一样。一些内行人或经常参加婚宴的人不用看托盘,听唢呐就知道上什么菜 新婚之日,请唢呐花轿迎亲;在围屋里举行拜堂仪式;举行“合”礼??客家婚俗之中最引人注目、最具人文价值的婚恋仪式,我们都在这百年老屋里一一亲见了,感受到了古老婚俗的传统魅力,感受到了客家人独特的婚俗文化。
南台湾的古迹(一)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间,台湾设一府三县,云林属诸罗县;光绪年间,云林单独设县;日据时期,云林改设斗六厅;1950年,云林重新恢复县级设置。清朝时期,大量福建漳州、泉州及客家移民来到云林地区垦殖,从现存的庙宇可见一斑。例如在云林一带有不少三山国王庙,就反映了客家移民信仰;又如开漳圣王庙,即为漳州人的信仰象征。这里比较著名的古迹包括朝天宫、振文书院等。 朝天宫。北港朝天宫建于清康熙33年(1694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香火鼎盛为全台寺庙之冠,是台湾的妈祖信仰中心。相传康熙年间,大陆一位树璧和尚奉湄洲祖庙妈祖神像来到台湾古笨港。当地民众有感于妈祖的灵佑,于是捐款建庙以供膜拜,并且请树璧担任主持,从而开启了朝天宫的历史。 来朝天宫除了虔诚朝拜,祈求妈祖庇佑外,还可在此欣赏保存完好的艺术佳作。一进入朝天宫大门,就会发现整个庙埕铺满石板。这些花岗石板称为“磐石”,据推测应为清代往来北港与泉漳地区的船只运来,也就是所谓的“压舱石”。庙埕前石柱上立了四尊海龙王石像,人物及坐骑姿态各异,立于庙口护卫大门,增加了整体的艺术气氛。朝天宫从一庙演进成三庙并列,前后四进,形成雍容大度的宏观气象,这种平面布局更是全台首创。此外,朝天宫各殿由不同年代的大木匠师建造,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走一趟朝天宫,就像经历一段历史之旅。 朝天宫前后共为“四落八殿,一埕七院”。整体而言,在大木构造、雕刻、彩绘、剪贴、泥塑及陶艺等建筑及装饰艺术方面的内容相当丰富,展现出杰出的施工技术。庙内拥有代表岛内龙柱雕刻史上不同年代的三对龙柱。其中立于观音殿的龙柱属于清乾隆时期的作品,不但是庙史的证物,其古拙雄浑的雕琢风格更是台湾早期典型龙柱的见证。第二对八角柱盘龙立于正殿前的拜亭,保有清代中期的特征。第三对立于前殿,具有清末的特征,构图丰富繁杂。 一般庙宇中的“御路”多采“单龙”,但朝天宫文昌殿前的石御路采“双龙戏珠”的造型,十分罕见。而朝天宫凌虚殿的窗扇木雕则运用了“螭虎团字”,以成双成对的螭虎构成“功参造化,德配乾坤”的联句,造型出神入化,雕工细腻,堪称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朝天宫的正殿、拜亭及三川殿仍保存台湾陶艺大师的杰作。正殿有小部分为清末交趾陶名匠柯云的遗作,拜殿则有其传人洪坤福的人物交趾陶作品,三川殿及龙虎门则有洪氏高徒江清露的许多剪贴作品,师徒三代均留存杰作在同一座寺庙里,亦为艺坛佳话。可以说,朝天宫是欣赏台湾剪贴作品的艺术重镇。在彩绘部分,现在的前殿及龙虎门仍保存著名台南名师陈玉峰及其子陈寿彝的作品。另外,聚奎阁门扇24节气彩绘也是罕见的题材,值得仔细鉴赏。 除了上述的建筑特色外,观音佛祖殿前石阶上所竖立的“孝子钉”,也别具教育意义。相传在清道光年间,有一萧姓孝子,与母亲从大陆渡海来台寻父,却不幸于中途遭遇海龙而失散。后来,萧姓孝子奉香祈求妈祖寻找父母;若蒙妈祖允诺,铁钉当能贯入石中,其后铁钉钉入坚石,不久果真骨肉团聚,因此名为“孝子钉”。 朝天宫后方的文物大楼,现在成了游客重要参观景点。四楼的文艺走廊内,收藏了各式各样的古文物;顶楼的“妈祖景观公园”则为一处仿颐和园的亭园造景,园中的妈祖石雕像高40.5米,如今已成为北港地区的新地标。 振文书院。清代在云林地区有四大书院,如今只有西螺的振文书院存留下来,是相当珍贵的文化资产。振文书院在当时设立了诗社、学堂,修文讲学,文风盛极一时。目前虽已失去其功能,不过留下古色古香的建筑,亦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振文书院原为文昌帝君祠,兴建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92年)。早期设有振文社、义孚社等社团,是喜爱吟诗作对的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后来社团成员提议成立书院,经地方绅士踊跃捐款兴建完成。拜亭的梁上悬有一清嘉庆十八年的古匾,上书“千秋书祖”,为书院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之一。 书院的格局简单,共分5幢单体建筑,正殿与东西厢房间以过水亭相互联系,形成“工”字形的配置形态。为避免简略的门厅空间造成入门时视觉上的突兀,建筑者遂在正殿配以拜亭,延长主轴的纵深长度,形成空间层次的高低变化。振文书院无论在建筑外观或梁柱雕饰方面,皆与道教庙宇不同,每种雕饰皆有其特别意涵,儒学气息浓厚。走近书院,可看到书院大门两旁的石鼓装饰,石鼓又称抱鼓石,石面纹路呈螺纹状,作用在防止门柱滑动,为书院特色之一。书院旁有一座字纸亭,由于古人对书写文字的纸张相当重视,不敢任意丢弃,而是将捡拾到的字纸拿到字纸亭焚烧,字纸亭的设立代表着古人对文人的敬意。 此外,书院的屋脊两端以及正殿梁柱下方皆有鳌龙装饰,象征着文人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之意,此种装饰多在文昌祠或是书院才看得到。振文书院为明理教化的场所,所以在装饰上以淡雅为主,木雕与彩绘是表现的重点。正殿着重透雕的表现,拜亭则以细腻的浮雕为主。彩绘以青绿色为主色,装饰题材偏于文场的选择,大致不外乎忠孝节义或虫鱼花鸟等图案。正殿的壁书多为勉励生徒的警句,象征书院的教育理想,同时亦带有道德教育的意味,充分显示出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为当时书院的教育主旨。 (摘自吴汉恩等:《台湾的古迹——南台湾》,台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