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
作者:董平
期号:第6期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后人将他们合称为“闽西三杰”。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大门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画绝大部分都与人物有关。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也,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深入观察被画者的天然神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然后加以描绘,即所谓“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 清人唐岱(1673-?)在《绘事发微》中谈到画家的名气时说:“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而传人者,有因人而传画者。……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而因画而传人者,每不世出。盖以人传者,既聪明富贵,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以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衣食,常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
-
探索与超越
-
作者:陈环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两者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绘画本体价值论切入,将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作品,这样,能更真实地解读出作者的精神内核及其艺术思维的触觉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画家的个性决定创作的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画家,决然画不出有个性特征的作品。作品的风格就是创作的个性,这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题材上的个性;二是艺术表达上的个性。在创作题材选择上虽然从来无专利可言,但还是关系着画家的生存母体与生活本源。“历史和风土规定着艺术。作为制约生活的历史风土,是决定艺术的重要因素”(《关于美》[日]今道友信)。所以,一个画家对创作题材的选择并非是绝对自由的。长谷大山的赣南腹地,是被称之为客家人大本营和客家文化摇篮的地方。丰富、生动、充实的客家生活,是作为一名客家人陈一文创作的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
-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据《隋书音乐志》载:“鱼化龙、龙变鱼,黄龙变。”在隋代以前就有鱼龙变幻的艺能。隋代诗人薛道衡、南宋词人辛弃疾均有关于歌舞鱼龙情景的咏诵。 客家鲤鱼灯精神 今日客家地区所流行的《鲤鱼灯》舞,当为历代中原歌舞的继承与发展。客家人之所以喜爱《鲤鱼灯》舞,除了因为鱼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外,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涵义
-
从文创产业探讨《李文古笑科剧》的创作:兼论其在教学上之运用
-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文古 客语笑科剧 文化创意产业 说唱戏曲 民间传说
-
描述:李文古笑科劇》以何種創意思維重新包裝、演繹了李文古故事,從而帶給聽眾全新的文化體驗與認知?其三,探討《李文古笑科劇》的喜劇創造,包括喜劇精神的展現、喜劇形象的塑造、喜劇語言的運用…等。其四,從文化資產觀點,探討《李文古笑科劇》在客語文教學、審美教育上的功用。研究結果顯示,《李文古笑科劇》以傳統客家文化、民間笑謔文化、流行音樂文化作為資本,結合個人才華、技能與創意,既重新演繹了民間傳說故事,也創新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可視為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也是珍貴的民間文學資產,值得進一步研究、作為教學應用之參考。
-
气象万千:走进深圳博物馆
-
作者:张源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地吸引了我。一楼中央大厅是一个明亮阔大、5层到顶、岭南风格的“天井”。在“天井”行走,感觉自己像是穿梭在神奇的时空隧道,环顾四周,昏黄的灯光映射出琉璃窗内古色古香的字画、美轮美奂的瓷器和造型完美的铜鼎,让人忍不住想去一睹它们的古朴和典雅。 上了二楼,自己仿佛走进了辉煌灿烂的千年文化世界,像是梦回千年,一卷文化长廊画卷赫然呈现在面前。一件件文物,一帧帧画卷,一本本书籍,一张张照片,记载着深圳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沿革。 看吧,这里有咸头岭文化遗址出土的历史陶瓷;这里有悠久华夏文明的古代历史和艺术珍品;这里让你梦回客家古镇——大万世居,观澜版画村。质朴、古老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威严的炮楼,高高的围墙,曲折的长廊,栩栩如生的浮雕,一砖一瓦,一树一木,似乎都在倾诉着深圳的沧桑历史。
-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文教科书之客家族群议题探讨与课文编制方向
-
作者:林樱蕙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年一贯 国小国语文 教科书 客家族群
-
描述:包容度与多元化中,学习各族群相关的授课内容与教学内涵,在市场取向、编审制度、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是否在「质」与「量」中,达到应有的规划原则与标准呢?对此,本文写作目的,便是针对九年一贯九十三学年度第一册到第十二册的国语文教科书,并以仁林、南一、康轩、翰林等版本为研究范围,透过量化统计与质性论述的方式,检视目前与「客家族群」相关的课文,并分析与其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指标,进而探究国小学童在客家「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的学习部分,以及可能达到的成效。此外,本文欲以内容选材、课程规划、各类文体等方面做探讨,建议各民间业者编选原则与方向,期望国小学童能以多元的视角来认识客家族群,不仅仅只是各地物产的介绍,而落入单一刻板的印象学习。
-
从社会企业的角度检视公广集团的困境与挑战:个整合性论点的提出
-
作者:秦璃璃
期号:第30期
来源:广播与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广集团 企业文化 社会企业 非营利组织
-
描述:公共媒
体在台湾的运作无法有效的发挥其功能? J 针对此一问题,本研究
拟跳脱历年来相关研究单位从政策法规、公共化媒体的概念,以及
媒体组织经学管理等面向的论述脉络,转而从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企
业的概念,来检视与分析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的困境、挑战与契
机。企盼经由此一概念与视野的提出,一方面能整合前述单一论点
的不足,进而建构一个全观与~统性的参考无构,以弥补现今相关
知识的不足;亦希望能在数位时代下的台湾媒体环境中,帮助公广
集团透过社会企业的精神与运作棋式,以突破目前的实务困境。
-
台湾客家父亲的父职认知及子女教养信念:以育有学龄子女的父亲
-
作者:姜惠文 陈银萤
期号:第5期
来源:家庭教育与谘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父职 教养信念
-
描述:认知方面,年轻一代客家父亲在亲子互动关系上有着与上一代显着的改变,父亲强调自己要学习和孩子的沟通、陪伴子女;倾听和日常聊天被视?比赚钱更重要;而且不再像上一代父亲的含蓄与压抑,面对子女的良好表现会给予热切地口头鼓励。受访父亲对子女教养信念则包含了:对内要敬重父母、手足相亲;对外则要重视礼貌做个守规矩的小孩。在客家精神於家庭教育中的保留与传承上,「祭祀祖先」、「孝顺」、「讲究伦理、辈分」与「节俭」等都是被年轻一代客家父亲认?在教养子女中值得持续的重要文化价值。最後,研究者以「自我内心脚本」及「人际间脚本」的论点深入讨论年轻一代客家父亲的父职角色认知发展。
-
「中国作家」∕「台湾作家」:梦的两端:解读锺理和返台前後的
-
作者:黄丽月
期号:第4期
来源:汉学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锺理和 台湾作家 中国作家 原乡 故乡
-
描述:「原乡」的想像幻灭;战後回到睽违已久的台湾,在「悲哀∕觉醒」、「归来∕离弃」中,锺理和走进「故乡」,进一步发现「故乡」。虽然「故乡」变色,大地之子悲哀啜泣,他只能痛苦的拥抱「故乡」,最终面对现实的惨状。在「山歌」与客家优良传统精神中,锺理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我手写我土地,终於成为一位道道地地的「台湾作家」。
在战後以「故乡」为主题的一系列创作中,锺理和深刻的刻划出当时台湾的真正面目,没有粉饰太平的虚幻,只有深情的关怀与接纳。这也就是,为什麽一生以创作为职志,以成为「中国作家」为最大梦想的锺理和,最後却成为道道地地的「台湾作家」的最主要原因。
-
川菜的国菜之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画地为牢,强行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铸造特色,还是以开放的心态,自由越界融合,打造类似“迷踪拳”似的新中国菜;是为菜系而菜系,还是以人的美食心理为依托,把菜做得更好吃,更营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