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98)
期刊(701)
学位论文(285)
视频(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98)
期刊 (701)
学位论文 (285)
视频 (22)
会议论文 (12)
按年份分组
2015(22)
2014(840)
2013(251)
2012(270)
2011(272)
2010(234)
2009(118)
2008(88)
2007(40)
2004(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8)
嘉应学院学报(33)
客家研究辑刊(20)
歌海(4)
韶关学院学报(2)
东南传播(1)
生态文化(1)
建筑与设备(1)
语文学刊(1)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1)
“四星级”的人民贴心代表——记省十届人大代表罗菊连
作者:涂永平 陈国政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客家妇女  人民群众  粤东北山区  梅州市  身体健康  税费改革  管理区  结合实际  省委书记 
描述:。谁也不会想到,一名长期在山区务农的客家妇女,会有如此的胆量和学识,在与省委书记同堂会议上,采用客家山歌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初衷。但是,她做到了。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农民,她是一名种养能手,获得过梅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奖;当管理区和居委会干部,她积极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好事,带领群众奔
粤东北客家民居围龙屋建筑探究
作者:宁新安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  客家民居  围龙屋  中国民间  艺术形式  地方风格  建筑选址 
描述:客家民居围龙屋建筑是中国民间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是富有浓郁地方风格和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也是构成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客家围龙屋的建筑选址布局、建筑空间秩序和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探讨,诠释了粤东北客家围龙屋这一独特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论析:以江西客家方言为例
作者:张睫 吴翔明  期号:第1期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  语形  具象构词  原型理论  修辞 
描述:状态形容词中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我们将其称为形象性状态形容词。形式上此类词有BA式、ABB式、BBA式三种类型;语义上,形象性状态形容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用具象构词的方法,表达可触、可感、可听的生动意义;语用上,产生了很强的修辞效果。
不同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客家围屋与徽州村落的比较
作者:江盈盈 贾倍思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社会文化  客家围屋  徽州村落  建筑形态 
描述:作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两支由北向南迁徙的人群,客家族和徽州宗族既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又有截然不同的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体系的差异分析,以及客家围屋与徽州民居和村落的比较,说明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会影响两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
浅谈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特征
作者:朱烨桢 梁丽珉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结构  空间 
描述: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作为赣南客家典型的建筑客家围屋在赣南一些地方得到比较完善的保存。而且每座客家围屋都有它各自的建筑特点与特色。因此围屋有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说法。
客家武术的源流初探:以粤东北客家地区为例
作者:谭兆风 伍天慧 伍天花 吴洪革 许晓容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客家武术  形成  发展  源流 
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对粤东北客家武术的源流进行了探求,认为客家武术是一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的武术形式,客家武术各流派在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凝炼,兼容并蓄,逐渐而成的。
江西客家火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探析
作者:熊锦平 刘子强 李英  期号:第1期 来源:湖北体育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客家  火龙节  民俗活动  探析 
描述: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南地区客家火龙节民俗活动的民间文化背景、起源、其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江西客家火龙民俗活动与其民系的迁徙和生存紧密联系,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继而提出了对江西客家火龙节活动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观点,供大家商榷.
客家山歌类型及表现手法分析
作者:刘晓飞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类型  表现手法  传承 
描述: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讲究语言艺术方言化、口语化、生活化和形象化,是客家人生活及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其表现手法形式多样,具有古朴、含蓄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研究和传承,让这优美的民间艺术成为人们喜爱的精神食粮。
惠州方言的完成体助词“抛”和“□[ei~(55)]”
作者:陈淑环  期号:第4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方言  完成体    □[ei55]  语义特征 
描述:普通话中附着于动词性成分后表完成的助词了在惠州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抛和□[ei55]。其所能依附的动词性质不一致,句式的语义功能也有所不同,在句法环境上也有参差。文章将着重描写和分析抛和□[ei55]的用法和差异,并结合客家方言的同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两岸高校对口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与心理需求:以嘉应学院、台湾美
作者:王金道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  客家文化  高校  交流  合作 
描述:教育的专业化、自由化与国际化已成为无可避免的大趋势,世界各地均致力于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嘉应学院、台湾美和技术学院为例,就两岸高校深层次的对口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合作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海峡两岸高校深入合作,既符合高校发展的基本特质,又满足了两岸人民骨肉感情交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