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区 通假字 韵母 古音通假 “信” 辅助教学 《琵琶行》
-
描述: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徐世华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地域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分化的结果。在闽西北山区,当地的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起源于东晋末年间中原一带的古语。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语言的词汇和*发音特点(如中古汉语的全...
-
钟肇政创作浅说
-
作者:潘亚暾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肇政 乡土文学 台湾文学 三部曲 台湾作家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台湾人 广东客家 长篇小说
-
描述:文化。1943年毕业于私立淡水中学,随即在大溪国小任教。翌年,考上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服过半年兵役(学徒兵)。光复后复员回乡自学,46年在龙潭国小任教,
-
语文教学中的方言利用问题
-
作者:杨云鹏
期号:第0期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莆仙方言 推广普通话 语文教学 利用问题 闽方言 词语 莆田方言 方言区 语言 口语
-
描述:汉民族历史悠久,分布的区域又广,千百年来语言不断发展衍变,正如明代语言学者陈第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汉语内部也形成了纷纭复杂的各种方言。我们福建尤为突出,现有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又称闽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以及客家方言等等。
-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
作者:李国正
期号:第1期
来源:高校社科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研究 指导工作 文化研究 文学研究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课程 中国文学批评史 闽台文化 学术交流 学术联系
-
描述:进行学术交流、专题研究或修习研究生课程。闽南方言和闽台文化研究是该室的强项,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该室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学术联系,欢迎建立合作关系,努力拓展汉语方言研究视野,加强对闽台文化的整体考察,深入进行闽南、闽东和客家方言的调查,同时开展近代音韵学史的研究。该室除保持音韵、文字、训诂的传统优势外,还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运用当代科学理
-
客家人论国语问题、统独问题
-
作者:钟孝上
期号:第80期
来源:澳洲汉声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人论国语问题、统独问题
-
客语说词中夹用国语现象分析
-
作者:吕嵩雁
期号:第16期
来源:花莲师院学报(综合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号夹用 客家词汇 句法词类 语意功能 沟通功能 高阶语言 低阶语言
-
描述:客语说词中夹用国语现象分析
-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激发学生民族情感
-
作者:于都县罗坳中心小学课题组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文化优势 民族情感 客家 激发 新课程标准 核心理念 充分利用 教育资源 学习活动 学习空间 创造潜能 持续发展 施教 语文 课堂 学校 综合
-
描述: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激发学生民族情感
-
寻找母亲的仪式:从《围龙》看当代中国小说的美学风格
-
作者:王杰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 当代中国小说 南方文化 二十世纪 当代中国文学 文学现象 母亲 中原文化 文化结构 客家文化
-
描述:艺术现象的分析和评价,我个人主要有
-
闽南语教材编写与语言规划
-
作者:卢广诚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规划 闽南语拼音 通用拼音
-
描述:文教编写国小闽南语教材。经过四年的工作,十二册的教材即将完成。但这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却因为政府乡土语言规划工作未臻完善,遇到了很多困难。依照豪根(E. Haugen, 1966)的论文指出,语言规划应分
-
客家传仔《陈白笔》残本的语文探讨
-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仔 《陈白笔》残本 用字 修辞
-
描述:顶真、层递、排比、镶嵌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