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01)
期刊(933)
图书(209)
学位论文(124)
视频(79)
会议论文(12)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01)
期刊 (933)
图书 (209)
学位论文 (124)
视频 (79)
会议论文 (12)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33)
2013(662)
2012(690)
2011(634)
2010(511)
2009(279)
2008(237)
2007(101)
2004(23)
198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6)
学术研究(5)
广西文史(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西安:三秦出版社(1)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
人与生物圈(1)
新校园(阅读版)(1)
客都山水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生态旅游示范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山水  国家园林城市  叶剑英元帅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描述:梅州市位于粤东北部,处五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祖居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
20世纪初梅州的农村社会经济管窥:以梅州大侠廖安祥的少年时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经济  少年时代  梅州  大侠  经历  大埔县  梅县  山村 
描述:梅州大侠廖安样1907年出生于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廖安祥回忆说:“我的家乡是在梅县丙村的三乡黄坳村,黄坳村有百户家人,是个山村。这山村离丙村相当远,是山区中偏僻的乡下。”黄坳村离丙村墟大概有45华里,“是在山区,层峦叠嶂,山高林密,它和大埔县的银溪乡,隔相望,实在是个穷乡僻壤。”
广州味道:冬季出行热点推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冬季  味道  广州  太平天国运动  英雄人物  自然景观  省港大罢工 
描述:,有以丹霞山和金鸡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有喀斯特地貌的连南、阳山、英德山群及溶洞;粤西则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拥有为数众多的优质海滩;粤东的梅州、河源、潮汕和惠州地区一向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而在广东自成体系,民风古雅,古文化遗存丰富,近年来也成为旅游热点。
深圳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艺术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艺术是人类对自身的体验;艺术塑造并阐释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生活。漫步在深圳的艺术云端,从7000年的咸头文化遗址到200多年的客家建筑大万世居,倾听它们诉说昔日的艺术辉煌。游览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观澜版画村和大芬油画村,观看它们演绎今朝的艺术风采。
文峰塔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峰塔  兴宁市  广东省  三十年  平面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宁新镇文星村长陂,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该塔为十层楼阁式砖塔,高38.6米。塔一、二层平面呈四方形,三层以上平面为八角形。塔内设壁内折上式塔梯,各层设有木质楼板,葫芦形塔刹。相传文峰塔未建前,兴宁学子近三十年频赴科场屡试不第
梅县与大埔县客家传统民居初探
作者:李婷婷 刘东江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大埔县  客家传统民居  客家文化  民居风格 
描述:广东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也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省份之一。其中粤东北的梅州市是客家文化发展的中心,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是其古村落建筑最重要的代表。在秦以前,五以南称作南越,被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秦以后,秦始皇派赵佗开发南越,梅州地区属南海郡。
台湾古玩市场
作者:杨军  期号:第32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建国假日玉市”位于仁爱路至忠孝东路段的建国南路高架桥下,每周六、开市,平时则作为停车场。每到假日市场上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这里的经营主项是翡翠、白玉、古玉,水晶、玛瑙、珍珠、金银饰、印
谈乡土音乐窖家山歌之鉴赏教学
作者:李丽霞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鉴赏教学  乡土音乐  传统文化传承  新课程改革  客家方言  传统风格  《诗经》 
描述: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新课程改革强调乡土教材的开发,强调校本课程的设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力军的新时代中学生,理当对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客家山歌要有所了解。
宋代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
作者:李楚  期号:第12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浮山  宋代  比较发达  客家文化  进士  东江流域  五代末年  客家人  河源市  广东省 
描述:十多年,文誉传四方。成之写了很多,人们争相传诵,都知道罗浮山上有一位诗人。他经常草履布衣,入山采药为人治病,深受人民爱戴。他临终写下《忆罗浮》:"忆昔罗浮最上峰,当年曾此寄游踪。凭栏月色生沧海,欹枕秋声入古松。
叶剑英诗歌的客家情愫
作者:赖粤东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情愫  诗词 
描述:帅之誉的叶剑英,在其部分诗词作品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崇本入世、怀旧重义、达观归根等情愫。这些情愫与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客家情愫是叶帅伟人风范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