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孟依初定合生系接班人
-
作者:肖素吟
期号:第13期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和“侨乡”的三个圈层相互认同,这也为朱孟依其后迅速融入了庞大的潮客商帮提供了便利。 令人称奇的是,在留隍镇口铺村,朱孟依家族仍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宗族观念。作为朱氏祠堂,倚山临水的笃庆堂颇为宏伟:几千
-
客家的月亮
-
作者:李松龄
期号:第12期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月亮 耕读文化 松口镇 迁徙
-
描述:慢慢地读起了二层楼高的迁徙柱上的落地长联: 阶庭冀旋马时庸屏亲雍穆诣子期后人再一门开 号系于犹龙濠塘夕梦冈栋莺声到此地不进咫尺 长联左右和上方,是五幅精工巧饰的山水花鸟图;对联之间,是一幅山水画,画
-
从家国历史看台湾族群融合
-
作者:刘芳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948年7月15日启航,投入上海与基隆间,到1949年1月27日最后一班,共计行驶35个航班。1949年1月27日,当年除夕的前一天,超载的太平轮在行驶途中与货船建元轮相撞。建元轮五分钟后灭顶
-
人文融合的范本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三峡·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 在海内外5000万客属后裔的族谱中,十之七八有祖先在宁化“石壁”住过的记载。据统计在客家主要姓氏中,有109个姓氏是从
-
全球客属共促祖国统一大业
-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统一 全球 大会 促进 深圳市 国家 社会 和平统一 祖国统一 社团
-
描述:在会上发表讲话说:“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极其珍视的价值和目标”;“全球客属代表,有关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展望新世纪两岸和平统一前景,这对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
-
龙华红色歌谣
-
作者:张煌新
期号:第4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客家地区 革命老区 客家文化 深圳市 山歌 后花园 客家人
-
描述:日寇逞凶狂。” “巍峨壮丽羊台山,溪泉烟雨白云间,悬河走出英雄路,东洋鬼子胆寒惊。齐心抗日意志坚,艰巨革命不怕难,芋荷堂中堆忠骨,泪洒羊台化杜鹃。” 当年东江纵队在龙华建立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相传
-
讲述 客家草本经
-
作者:叶炳昌
期号:第11期
来源:生活文摘·养生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母亲是远近有名的慈家,懂得许多中草药。我们兄妹六人在成家立业之前,即便在襁褓之中,头痛发烧跌打损伤都由母亲觅中草药“搞掂”。当年如此这般,实出无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没钱去医院求治。 前年回乡省亲,父母兄妹儿孙一堂叙旧聊天,慈母说起一则佚事:一次,我随母上山砍柴,突然全身发冷抽蓄,倒地呻吟。
-
建设和谐梅州
-
作者:暂无
期号:第S1期
来源:广东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遵宪;抗日志士、杰出诗人、教育家丘逢甲;著名的洋务运动家、军事家、全国四藏书家之一的丁日昌;著名爱国侨领张弼士和现代亚洲球王李惠堂及叶剑英元帅都是梅州市人。梅州城区人口近30万,占地26.1平方公里
-
巧借地域文化 丰富语文教学
-
作者:刘红艳
期号:第45期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借梅州客家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可有三种途径。 (一)课前引导。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
美浓地区家冢形制与祖先崇拜:以竹头角榕树坪「朱家墓园」为例
-
作者:刘绍丰 曾纯纯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家塚 金罐 祖先崇拜
-
描述:塚的兴建,解决了葬地不足的问题,也省却了在各坟场间來回奔波的艰辛,在合族共祀的祭扫中,家族成员多了时空的聚会。美浓家塚的兴建,另方面也呈现出彰显家族力量与亲族间的竞争关系,由家塚的形制构式說明,隐含了各亲族间财力的比较。观察客家阳宅的伙房与阴居的家塚,坟墓已渐脱離给人阴森怖惧的刻板印象,家塚如同伙房兩者的构式如出一辙,家塚就像微塑的堂屋门庭,生死空间相連,人地息息相通,反映出後辈对先祖的感念之情。本研究在論述中,以文献分析、质性研究的參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实地田野访查,以美浓「朱家墓园」为例,详述美浓客家地区兴筑家塚的原因,探讨朱家來台垦拓史,朱家宗族衍分凝结的缘由;并经由文献及实地访谈,探究朱家墓园家塚的形制及其文化意涵。本研究中以祖先崇拜中厅堂牌位崇拜及坟墓祖先崇拜为主轴,說明在小传统中的宗教信仰中,儒家文化对常民信仰的内化,以及对人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