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交流与人口迁徙互动:从江州“义门”陈氏大分家说开去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迁徙 文化交流 分家 陈氏 江州 客家人 中原人口 人口流动
-
描述:客家,这个因迁徙而得名的人群,在其源头是特指一个小地域的居民,随着研究与宣传的推进,演化至今,已经是相当宽泛了。中原人口的南迁与客家的迁徙揉合,客家人的迁徙又与一般的人口流动不分,于是,不仅闽粤赣交接地区的人口全都包含在客家之内,
-
大埔茶阳传统丧葬习俗调查
-
作者:谢立言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习俗 传统 祖父母 茶 逝世
-
描述:当父母或祖父母弥留之际,要把他(她)移于厅堂,男左、女右,地板用竹笪垫底,上面挂纱帐,垫好枕头,头向内,脚向外。古礼逝世者男在厅堂,称曰正寝。女在卧室,称内寝。父母称高堂,父母将逝前皆移于厅堂,以待其终,不分男女。但报孝书时(讣音)则写正寝和内寝。[第一段]
-
重点工程在建、拟建项目资讯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设内容 关键设备 项目名称 建设周期 投资总额 接待能力 压路机 夯实机 三百山 公路建设项目
-
描述:用水的源头,三百山面积260平方公里,这里山深林密,潭瀑相接、古树参天、藤结萝蔓,温泉度假,客家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拟建设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度假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达50万人次,利年税可达2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闽客方言与“脖子与下巴之间的部位”意义有关的本字
-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本字 部位 客家话 关系词 闽语 汉语 简称 同源
-
描述:一、问题闽语与客家话是地理上相毗邻的两个方言,两者有一部分特有的关系词,可以找到早期汉语的源头,但不见于其他方言(参看严修鸿2001)。本文将讨论的“下巴以下脖子前面(以下简称‘脖子前’)”这个意义的说法,在闽客方言显然是同源的:[第一段]
-
梅州看山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客家人 山神 欣欣向荣 形象化 徐悲鸿 火车站 九歌 客家先民 水库
-
描述:坐片刻,观飞瀑流云,听林壑松涛,透过竹林,可以看到石壁上有客家名人宋湘的题字:"灵镇山河"。这里的三山国王骑着老虎,昂着头,并排前行,形象独特。我觉得这更近于真实。屈原《九歌》里的山神,经徐悲鸿先生的形象化,成为一个美丽的裸体少女,骑在虎背上,显得过于理想
-
古田宣言
-
作者:沈世豪
期号:第12期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拭目这片圣地,青山苍翠,田野如织,近处的彩眉岭,远处的梅花山,都在静静地守望着.守望天光云影,守望日月星辰,也守望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尤其是古田会议会址,廖氏宗祠后面的那片郁郁葱葱的风水林
-
赣闽粤交接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为主的观察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状况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社会发展 社会关注 封建统治 社会矛盾
-
描述: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者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
-
岗浦之春
-
作者:湛汝松
期号:第13期
来源:广州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成了富翁。富后,他觉得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点福音,便带着身背罗盘的堪舆大师,在绥福山区翻山越岭,四处寻找风水宝地。一天,陈文渠发现有个地名叫岗埔的山沟。北边,有座伟岸的大帽顶山;南边,近有开阔的田畴
-
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
作者:郑连斌 陆舜华 包金萍 王杨 张晓瑞 薛虹 荣文国
期号:第3期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头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面部/解剖学和组织学 年龄因素 汉族 客家人 广东
-
描述:、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与年龄呈正相关,额最小宽、面宽、下颌角间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头围与年龄呈负相关。③广东客家人形态面、头面高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长高、额顶宽、颧额宽、口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广东客家人头面部形态特征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
试论赣南传统采茶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欣赏和传承
-
作者:缪云
期号:第12期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热潮。当今中学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我们正好以此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里探索融入喜闻乐见、鲜明地域传统特色的采茶戏音乐,让学生了解、欣赏自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