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1)
期刊(164)
学位论文(34)
图书(6)
会议论文(4)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1)
期刊 (164)
学位论文 (34)
图书 (6)
会议论文 (4)
视频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203)
2013(51)
2012(48)
2010(23)
2009(5)
2008(13)
2007(9)
2005(6)
2004(7)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27)
客家(11)
嘉应学院学报(8)
广西文史(3)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
国史馆学术集刊(1)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
炎黄世界(1)
龙岩学院学报(1)
广西社会科学(1)
客家摄影中的黑白世界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4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出生于1928年的刘安明,以三十多年的时间记录美浓,是台湾重要的纪实摄影家,此外还有在竹东开设杂货店的李增昌,及记录美浓客家村成绩最斐然的李秀云。 这些长期深耕故乡、爱好摄影的客籍人士,作风低调,长年拍摄故土乡里的变化,累积质量丰厚的影像史料,为台湾客家村风貌留下最佳的史料与风景。
族群广播电台之经营策略分析:以苗栗大汉之音广播电台为例
作者:吴翠松 吴季昕 刘书瑀  来源:广播与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销策略  客家电台  族群电台  电台经营策略  节目编排 
描述:,强化客语电台定位,争取县内客源为客籍人口商家的注意;另在组织架构部分,特设新闻部与公关部,透过新闻部与公关部门合作,使电台行销达事半功倍成效。
一部开创性的专著:评罗可群的《广东客家文学史》
作者:古远清  期号:第5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可群  《广东客家文学史》  岭南文学专著 
描述:九龄到古直的文学创作 ,其中既有像宋湘这样的“客家才子” ,也有像洪秀全这类革命文学家 ;有像黄遵宪这样“走向世界”的诗人 ,也有对广东客家文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丘逢甲。所研究的对象从唐宋到近代 ,其时
四川的“土广东”来自何方--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作者:周舸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四川  客家学  大学出版社  广东  历史与现状  文学创作  清代前期  史论结合  参考书籍 
描述:理事长黄丙华题词,请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书名,请蜀中民族学历史学家李绍明写序。卷首有80余幅黑白、彩色珍贵图片,更增添了生动形象感。 该书为大32开本,软精装,封面美观大方,印刷精美,每册人民币28元
复活一座城市的记忆
作者:江冰  期号:第2期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绝无仅有的。这是广东独有的现象:“青年女作家群”、“青年诗人群”、“深圳作家群”业已成形,共同构成广东的“新移民写作”。评论家张燕玲称誉其为“充满时代感与丰富性的新的文学板块”,可谓有创见的总结。 但是,这些来自外地的移民作家,优势在于故乡与移居地的文化反差,劣势也在于此。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龙、龙变鱼,黄龙变。”在隋代以前就有鱼龙变幻的艺能。隋代诗人薛道衡、南宋词人辛弃疾均有关于歌舞鱼龙情景的咏诵。 客家鲤鱼灯精神 今日客家地区所流行的《鲤鱼灯》舞,当为历代中原歌舞的继承与发展。客家人之所以喜爱《鲤鱼灯》舞,除了因为鱼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外,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涵义
六堆邱国桢情诗研究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25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邱国桢  情诗 
描述:可是反映普遍人性和人生的艺术。古人作诗,诗的内容,第一个原则是自身原则, 写绝句或律诗,绝对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之事,以及自己内心之成受。若要写别人之事,则不用绝句或律诗,而使用乐府体。换言之,可说诗是诗人的日记,乐府是杂志报导。邱国祯的情诗处理也是秉比原则,而内容纯然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及其族群認同探析
作者:安煥然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馬來西亞  柔佛  客家  認同 
描述:外客家族群意識的打造,有三十年代中期胡文虎推動的客屬公會成立運動。但就柔佛客家人社團組織來看,戰後成立的祖籍地緣性客籍會館在數量上竟比「客家公會」來得多,客家社群的分立,仍然明顯。 我們認爲,柔佛
六堆鄉賢書法名家論述
作者:黎鴻彥 曾純純  期号:第2期 来源:美和技術學院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鄉賢  書法  文化  名家 
描述:六堆地區為調查範圍,採田野調查、深度訪談、內容分析等研究法,廣泛蒐集客籍書法名家、知名鄉紳與文人墨客的雅趣小品,及各民宅廟宇的楹聯,兼及口述資料、手稿及照片等,以此為文本展開研究,探究六堆地區書法發展的源起、承脈、影響及其成就,分清朝、日治時期及民國至今三期論述之。
地志书写港市想像-龙瑛宗的花莲文学
作者:王惠珍  期号:第6期 来源:东华汉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瑛宗  花莲文学  客家  原住民  杜南远 
描述:,後山的地理邊緣位置究竟激發作家怎樣的創作想像,花蓮地景對龍瑛宗文學的功用是什麼?龍瑛宗的地誌書寫為日治時期花蓮留下怎樣的文學想像和歷史記憶?如龍瑛宗這樣的客籍作家的小敘述為我們在建構思考台灣新文學的大敘述時提供怎樣不同的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