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资源的资本性与经济转化:以客家为例
-
作者:陈文红
期号:第12期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文化资源 经济转化
-
描述:本文采用经济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学科理论,以客家文化为例,对全球化语境中传统文化的资本性作了一定的理论阐述,并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转化进行了有益的梳理和探讨。
-
粤北客家围楼民居建筑探究
-
作者:傅志毅
期号:第9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楼 民居建筑 风水 生态
-
描述:本文通过论述粤北客家民居在聚居村落选址、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等方面所体现的风水理论和朴素的景观生态保护理念,认为现代建筑及景观设计应该借鉴客家传统民居风水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朴素生态观和传统建筑技术的精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赣南采茶戏美学翻译研究
-
作者:熊灵燕 凌征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接受美学 文化意象 合作翻译原则
-
描述:美学的角度对戏剧翻译进行专项研究,以接受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以舞台演出为最终目的的赣南采茶戏的汉英翻译,提出赣南采茶戏的翻译文本应能传递文化意象、体现美学功能并遵循合作翻译原则
-
顺应论视角下的客家山歌翻译
-
作者:彭丽梅
期号:第12期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顺应论 维索尔伦 客家山歌
-
描述:本文从维索尔伦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的角度去研究客家山歌的翻译,探求该理论与翻译的结合点与联系探求以及其在翻译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而更准确地指导客家山歌的翻译,为客家山歌的翻译提供相关的翻译策略;同时也为其他山歌作品的实践翻译提供新的策略与视角。
-
赣闽粤客家旅游研究综述
-
作者:康晓霞 王红美
期号:第8期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旅游 综述
-
描述: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纷纷掀起了一场客家旅游研究的热潮。文章在分析客家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客家旅游资源、文化、民俗等理论方面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客家旅游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归纳。
-
从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看客家人的审美:以贺州莲塘围屋为例
-
作者:宋俊娟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雕刻 审美 生命 自由
-
描述: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场所,由贺州客家人自己设计、建造,是贺州客家人精神的遮蔽物。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的象征意象、色彩和雕刻主题是客家人的生命召唤、生命活力和生命飞扬的表现。房屋整体风格表现出华丽与质朴、厚重与轻盈相结合的特色,表现了贺州客家人雕刻文化上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
-
老剧种的新魅力:“赣南采茶戏进校园”创意活动设计
-
作者:宁琰 肖莉
期号:第11期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结合 学校 赣州市 客家方言 寓教于乐 茶文化 基本动作 学生
-
描述:一、设计背景赣南采茶戏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发展好这一乡土文化瑰宝,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立足校情,本着"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深化内涵、提升活力、教学相长、重在普及"的要求,设计了"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
-
世界客都观赏石精品博览会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宝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博览会 博物馆 精品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梅州市 石文化 世界 协会
-
描述:会名誉会长张光明、杨丰生,以及来自梅州、上杭、龙岩、赣州、潮州、江浙等地的观赏石爱好者共300人参加了开幕式。梅州是我国最大的汉族客家人聚居地,被世人称为"客都",而这场在中国客家博物馆举行的观赏石精品博览会,也多多少少渗透了客家文化的活力因子。
-
山巍水悠话贺州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粤港澳美丽后花园区域性交通枢纽城承接转移产业桥头堡百越文化、湘楚文化、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相交融;桂、粤、湘三省(区)区域交通枢纽在这里相交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粤港澳美丽的后花园——这就是今天的贺州,一座生态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城市。
-
后发河源 先发教育: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河源绿色教育地图
-
作者:黄治中 王蕾 龙建刚 黄日暖 罗峰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色教育 河源 科学发展 地图 进程 欠发达地区 扶贫开发 现代理念
-
描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河源,建市20周年,辖1区5县。而这5县均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被戏称为“后无追兵”的欠发达地区。20年来,河源以现代理念、国际视野不断挖掘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绿色资源优势,构筑起充满活力的后发丰碑,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绿色跨越。
上页
1
2
3
...
9
10
11
...
25
26
2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