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阮山,苏区的金融先驱
作者:李元健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融  银行簿记  闽西苏区  闽西客家  购买股票  金银器  根据地  帝国主义  保存现金  毛泽东 
描述:闽西客家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土地革命期间,众多闽西客家儿女投奔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中,阮山,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阮山,福建永定客家人,原名阮德宽,又名阮守南。1888年生于雷乡上南村,1908年就读于福州政法大学。毕业后回
河源:山区的旅游业突围
作者:徐智慧  期号:第23期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旅游业  河源市  广东省  千岛湖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旅游开发  文化旅游  环保任务  生态旅游 
描述:河源在广东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地级市,当其他地方抢先发展工业时,河源由于交通不便,只能是静静旁观。但工业落后的好处是,酸雨跟这个城市无缘,万绿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客家围屋矗立在乡村未受打扰,遍布山野的温泉池不过是孩子们嬉戏的场所。这些质朴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让河源具备了优秀旅游城市的秉赋。
晚观振成楼
作者:岑毅  期号:第5期 来源:上海房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振成楼  客家土楼  永定县  龙岩市  客家人  八角  余辉  历时  椭圆  建筑风格 
描述:初冬一日,笔者随团驱车穿行龙岩市永定县道,往美誉天下的客家土楼王子振成楼。沿途只见大大小小的土楼,有圆的、方的、椭圆的、五角的、八角的、半圆半方的等等。据说,在永定县境内现有土楼2万多座,而最具土楼特色的是圆型土楼。历时4个多小时,车抵位于坑镇洪坑村振成楼,已是傍晚5点多钟,黄昏余辉即将褪去。
无影塔
作者:范少伟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大埔  龙岗  沙土  风水  青砖  锥状  小窗  底层  山原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寮镇龙岗村河头口。该塔为五层六面锥状塔,一、二层由沙土夯筑,三至五层为青砖垒砌,其中二、三层各面开有小窗。底层立有"此山原系河头罗族粮山,通乡因为风水在此建峰,日后通乡不得以峰占山,罗族亦不得以山废峰此记。清雍正甲寅秋首事吴砥柱
朝元塔
作者:罗怀日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传统社会  乾隆  八角  砖塔  大埔  建筑  底层  镶嵌  匾额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寮镇双坑村口的凤雏岗。该塔为八角沙灰砖塔,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五层,高约十米,为"一乡之文峰",是传统社会祈求合乡文运之建筑。塔底层大门上方镶嵌一"朝元塔"石匾额,其左边镌有"乾隆己卯春吉时旦",右边则刻有"双山主人何奋庸书"。所书字体苍劲有力、古朴典
东源:投资洼地,创业热土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大经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源县  产业转移  珠三角  加快发展  客家人  转型升级  珠江三角洲  开发建设  高速公路  北回归线 
描述:东源,一方神秘而又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热土。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恐龙之乡,坐拥北回归线东三奇之一的万绿:这里是勤劳果敢的客家人的栖居之地,藏着南中国最具古朴之美的乡村聚落——这片淳朴的土地上生长着最茂密的森林,流淌着最清澈的泉水,酝酿着最天然的空气。
谈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
作者:檀金霞  期号:第4期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园林施工  施工要点  养护管理  绿化工程 
描述:惠州市拥有悠久的岭南客家文化,近几年惠州城市规划生态建设与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城市空间生态区域的打造,建设绿地、河湿地等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完善道路、塑造现代生态新城市形象,园林建设得到发展。本文结合惠州园林绿化的现状、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崛起的江西系列报道——千里高速驰赣鄱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系列报道  江西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网络  建设者  总里程  粤高速  客家文化  龙南  胸环  摇篮 
描述:朝辞次都观鄱旭日,午游赣江饮四特香醇,暮宿赣南品客家文化;晨雾里跃上匡庐揽胜,红日下登临滕王高阁,晚霞中重返革命摇篮! 2004年1月16日,伴随赣粤高速公路泰和至赣州段和赣州至龙南段的建成通车,江西高速公路的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至此,素
大埔县寮广福宫的传统庙会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埔县  湖寮广福宫  传统庙会  保生大帝 
描述:在广东大埔县寮镇的梅潭河畔,有一座名叫广福宫的“保生大帝”神庙,它与福建、台湾及海外星、马、泰等地所建的“慈济宫”一脉相承,受到当地群众高度崇敬,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广福宫前来筑褆,八方士女拜跄跻。”“岁人深秋季转凉,家家儿女制新装;酬神恰过农忙后,月满长空剧几场。”
客家门匾文化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4期 来源:晚霞(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客家人  吉祥图案  绘画艺术  长方形  书法 
描述:汉族客家人凡华厦落成,屋主往往会在大门上端镶嵌一块门匾,常为长方形,上书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如:姓黄的写“东观流薇”,姓余的写“新安垂风”,姓吴的写“三让传家”,姓胡的写“苏世弟”.有的门匾还配上吉祥图案,是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