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涵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刚毅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文化则是祖国和衍播于全球的中国客家民系的脊梁和灵魂。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为闽、粤、赣边今天的客家民系。
定南老城:见证400余年客家文化的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志诚 罗庆谷 文/图 编者按: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盛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古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将城市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唤醒大家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
——客家山歌艺术探幽岭南本土音乐的一朵奇葩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以农林畜牧为生的人们,创作了山歌;以渔业为生的成了渔民,创作了渔歌。山居耕作环境固定,不易迁移,所以语
中原南迁旺始兴客家围屋放光芒
作者:黄津 魏金锋 王良珏 官见全 吴婷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浈江流经南雄途经始兴县,然后与当地墨江汇合后流向韶关。据《始兴文史》记载,浈江贯穿始兴北部山区,东上可以到达南雄和江西,进入中原,西下可以抵达韶关、佛山,到达州。 始兴县中原文化氛围浓厚,其中满堂客家大围是广东客家民系仅有的岭南唯一未开发利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年前,客家本是中原汉
客家土楼 泥土夯成的世界遗产
作者:许志伟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天井是土楼重要的公共设施,娱乐、交流、重大活动都在天井里进行 余晖中的客家土楼 关上沉重的木门,土楼便是一处私秘的空间,拒绝陌生,不容侵犯。它外表拙朴,但功能却不简陋,似一座微缩的城池 “五朵金花”———土楼的招牌,田螺坑土楼群 土楼人家 客家人的古老城堡———土楼 文/图 
试论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融的历史渊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江天德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交响乐中的动人乐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与当地土著居民和谐相处,和合共生。闽南文化迁入客家人居住的区域,开启了客家人与闽南人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之先河,体现了客家人、闽南人的包容性和民族团结和睦的相融性。 本文试以清流县塘背村为
对客家先民、先祖、祖先与石壁的概念阐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开顺 “石壁”地区(指以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地区)既为“客家祖地”,就必然与“客家先民”、“客家先祖”、“客家祖先”有关。然而,这几个概念因其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而往往被混用。诚然,由于血缘与历史的不可割断性,很难对它们作出精确的区别,但是,进行一些大致的辨析,可以加深对石壁客家祖地的
客山客水客家围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龙南燕翼围一角。 龙南关西新围全景。 上世纪初,广东一名叫罗香林的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客家源流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客家”这个概念。从此,分布在赣闽粤边际地区的人,以及与之有着血脉渊源的世界各地的一部分人被叫成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相对概念。古时,这带属南越,生活着大量的赣虞人及其后裔。东晋末年
客家家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引言 为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助推红色土地实现绿色崛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客家家训》编写工作委员会,负责《客家家训》的征集与编写。《客家家训》编写中充分体现地域性、雅俗性、时代性、哲理性原则,彰显梅州客家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此项工作得到全市上下的广
罗香林客家君子赤子心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943年,中国史学会在渝发起人合影(二排左二为罗香林)。 他生于乱世,却幸遇严父慈师,立志以史学为终身职志,遂成一代史学大家; 他执著探寻族群源流,使客家重回汉民族的家庭,为数千万客家人寻回了身份与荣耀; 他广搜史料,独创族谱学,力图从泛黄书卷中探寻民族的灵魂; 他在战火硝烟中保护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