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土楼人家的幸福时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永良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赛从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奇……这就是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
耳边响起兔年迎新的鞭炮声,人们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一年前终生那难忘的时光。
2010年2月13日,正是农历大年三
-
客家围屋,离世界品牌还有多远?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伟贤文/图 客家围屋俗称土围子,有“东方古堡”的美誉,和福建土楼、广东围龙屋并称客家三大名居。龙南拥有376座围屋,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拥有围屋最多的县”称号。近年来,该县成功开发了关西围、栗园围、渔仔潭围等客家围屋旅游景点,客家围屋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客家围屋:围不住的魅力 “客家围,
-
梅州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共存,业内人士希望在新的形势下找准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李莹李锦让
[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最近,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研究部署新时期“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日前,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全会精神,提出加快建设“文化梅州”,打造“全国文化名城”的步伐。本报今日起推出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系列报道,敬请读者留
-
“新客家”首份工资为环卫工送清凉4名读者“抢”帮唐秀庭买风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①廖小姐大老远买好电风扇送到报社,让记者转交给唐秀庭。
②梁小姐亲手把钱送到曾日梅(左)手中。
③卢统云在鹤建里小区做了10年清洁工。
④梁伯菊想给听话的儿子买个新书包。
关注高温下的“马路天使”。“南都社区互助节”第四期活动启动一周以来,我们一起走进21位修路工、环卫工
-
她从客家围里走出来,作为龙岗唯一义工代表参与大运圣火点燃仪
-
作者:陶清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义工王苑文(左一)在与残疾人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互助游戏中。
5月9日下午4时,见到坪地义工王苑文时,她穿着普通白色T恤,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由于一直在忙,匆匆吃了午饭就过来。就是这位普通的客家妇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义工精神。
从最开始从电视上接触义工,到成为其中一员,而后成为深圳“五星级义
-
客家姓氏与河洛文化割不断的渊源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洛阳周王城遗址,由台湾客家同胞树立的“根系河洛”碑。
海外客家人都要喝一杯来自黄帝故里的水。
客家后裔在炎黄二帝像合影留念。
客家民居旧址。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即有客家人”,这是流传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话语常谈。
然而
-
从闽西迁出的客家人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题记
正是桐花绽放的季节,南国浸透着温润的风。奔腾逶迤的山冈上、丘陵间,高大的油桐树绿意葱茏,亭亭如盖,雪白的桐花从树梢间飘落,悄无声息,洒满大地。
带着牵挂向往,心怀憧憬敬意,2014年4月12日至24日,在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